李可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李可易(1906—1967)秦腔演员。字岗柏,陕西兴平人。易俗社第四期学生,初习旦角,后改花脸,勤奋好学,除向社内花脸教练李怀坤学习外,还向社外花脸张寿全、黑老虎、一声雷、马健兰求教。功底扎实,技艺全面,戏路宽广,是一个文武兼备、神形俱佳的花脸演员。在三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共演出了一百多个剧目,花脸主角戏有五十多出,他塑造的徐延昭、荆轲、张飞、马武、曹操、常遇春、乔玄、魏忠贤、金兀水等舞台艺术形象,性格各异,迥然不同。对于他在《山河破碎》中扮演的金兀术,《西京平报》载文赞道:“一出场就给人以想并吞中原的气势。”民国二十六年(1937),在北京演出时,《京报》刊登了他扮演金兀术的剧照和评论文章。他扮演的荆轲,被观众誉为“活荆轲”。民国二十三年春《西安日报》举办过一次秦腔生、旦、净、丑、末“五魁”民意测验,他获得了“花脸大王”的称号。民国二十九年,应邀赴甘肃平凉演出,拿手戏《荆轲刺秦》、《铡美案》、《打张仪》轰动了陇东。当地戏曲界和秦腔爱好者,赠送他一面“艺术超群”的锦旗。还灌制有《敬德洗马》、《郭子仪绑子》等唱片。他京、秦不挡,先后演过京剧《太平庄》、《取长沙》、《探阴山》、《搜孤救孤》、《连环套》等二十多出戏。民国二十六年,随易俗社在北京演出时,京剧花脸名家郝寿臣看了他的表演后大加称赞。后应封至模之邀请,先后在陕西戏剧专修班和上林戏校任教。民国三十六年,返回易俗社,担任该社学生班教练兼导演。先后排导了《法门寺》、《借赵云》、《叱咤风云》、《新讨渔税》、《七步诗》、《群英会》、《孔家庄》、《玉虎坠》二十多个剧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十四期学生教练和十五期的班主任,为学生排导了三十多个剧目。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多次当选为省、市文艺界先进工作者和省、市人民代表。1967年3月在西安病逝,终年六十一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