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古城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创建于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旧城夹江为之,其门有九”。宋淳熙(1174年)间增筑。旧为砖制。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筑石城,保存至今。城围长约2.6公里,高近100米,阔约5米,辟有5门。即东,西、南、北门和小西门。城墙上设串楼73间,窝铺楼37座,鼓楼3座、门楼5座,垛楼1752个,垛眼211个。城墙外,从东门到小西门有护城濠沟,长956.5丈,深宽各4米。明代崇祯末年(公元1644年),农民起义军攻占道州城后,发动士民增修城墙,较前加高加厚,四周开有炮眼。至清代,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大修一次,彻底拆修379丈,单薄处加厚,低处加高。膨裂处拆补,设垛口1500个,城楼8座、炮台15座,望楼12座,并用新砖在城墙上加砌闾墙。此后,城墙分别由乡里维修,至民国时期,仍保持完好,据记载,道州城墙比西安古城墙还先筑三年,具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1979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