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河北省武安市马家庄乡概况马家庄乡位于武安市西南部,地处太行山深处。全乡辖28个行政村,5734户, 20056口人,总面积83.4平方公里,总耕地28662亩。建制31个党支部,678名党员。全乡共有25所小学,2所中学。距邢(台)—都(当)公路、磁(山)—阳(邑)公路不足5公里,涉(县)—磁(山)公路贯穿全境。全乡28个行政村,村村通油路,主要街道全部硬化。程控电话直拔国内外,实现了村村通。该乡交通便利,通讯快捷,信息畅通。
沿革1953年建马家庄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刘庄乡并入。1997年,面积83.4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马家庄、路庄、大汶岭、小汶岭、石井河、北果、神南峪、韩马、井家峧、张新庄、南坪、马甲、南果、北窑、南窑、宋家井、没梁店、王家庄、没口峪、山根、大水、刘家庄、前龙、夜合峧、井湾、万家庄、白庄、武家庄28个行政村。
资源该乡以农业生产为主,因气候、土壤、没有工业污染以及使用农家肥等因素,盛产花椒、柿子、小米等优质土特产品,在市场上享有盛誉。
该乡山场面积广阔,具有丰富的“石灰石”和饲草资源。对发展林业、养殖业、石材开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明确提出了“经济上台阶,奋力奔小康”的奋斗目标,确立了“立足山区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全力打造石材之乡”的发展思路。
经济实施柴鸡养殖整村推进战略。石井河、大汶岭、南果、北果、宋家井、山根、马甲七个村的柴鸡养殖,已初具规模,收到了良好效果。为山区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加大力度在全乡推广。使之成为一大支柱产业,努力实现柴鸡养殖之乡。
全力打造“石材之乡”。充分利用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全力打造“石材之乡”。为农民群众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使之成为立乡支柱产业。
代码130481208:~201宋家井村~202马家庄村~203井家峧村~204张新庄村~205北窑村~206南窑村~207没梁殿村~208没口峪村~209山根村~210大水村~211王家庄村~212神南峪村~213韩马村~214南果村~215北果村~216石井河村~217大汶岭村~218小汶岭村~219路庄村~220南坪村~221马甲村~222刘家庄村~223武家庄村~224白家庄村~225万家庄村~226井湾村~227夜合峧村~228前龙村
2、陕西省合阳县马家庄乡马家庄乡位于合阳县城东南25.3公里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34—560米,总面积61.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32万亩,属抽黄东雷灌区,辖16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8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万人。
辖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4℃,无霜期193天,年平均降水量55.3毫米。交通便利,合马公路、马(家庄)华(原)公路穿境而过,邮电通讯方便,有移动和联通通讯塔各一座,电力充足,主变容量达2000千伏安。
马家庄乡坚持“开放开发,改善条件,优化结构,增加收入”的经济发展思路,多种经营并举,形成了以粮食、棉花、苹果、红薯为主的种植业,以养牛、养羊、养鱼为主的畜牧业,以制砖厂和水泥制品厂为主的建材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200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95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90万元,财政收入实现122万元,粮食交流中心 产6800吨,人均纯收入1780元,企业总数435个,从业人数2400多人,实现利税146.8万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10万元。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乡有幼儿园18所,乡办中学1所,小学21所。乡村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健全。有乡卫生院1所,村医疗室16所,医护人员46人,病床30张。
辖区东临黄河滩,与山西隔河相望,西南临金水沟,宜林、宜牧面积广阔。“三荒”总面积1.2万亩,土壤含钾量高,蓄水肥能力强,是林牧业开发的良好基地,全兴寨村有滩涂地14000亩,其中有水面积6000亩,已建成规范养鱼水面2600亩。现有紧靠黄河、水源充足的6000亩滩地尚待开发。
3、山西省娄烦县马家庄乡马家庄乡地处吕梁山中部,西与吕梁地区方山县接壤,东距娄烦县城七公里。太佳线由西向东横穿而过,西通陕西省,东抵省城太原,交通较为便利。国家“八五”重点工程——太钢尖山铁矿就在乡境内。这里有“楼烦古国”都城遗址。据历史考古专家考证,马家庄乡是古娄烦国的所在地,现在的娄烦县就由此而得名。
马家庄乡土地总面积190平方公里,下辖28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全乡4375户,17509人,耕地31250亩。近年来,该乡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紧紧抓住治理汾河,生态环境建设,尖山等机遇,制定了“苗、木、瓜、菜、采选炼,牧、林、粮、果、中药材”齐发展的总体思路,着力实施了“七大工程”、建成了“八大基地”,治理了“九条流域”。全乡呈现出了稳定协调两个文明齐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全乡建成了高标准,高质量的苗圃2座,上千亩的经济林基地3个,发展大棚温室1000余间。新建选矿企业23个,冶炼企业2个,黄牛改良基地1个,绒山羊改良基地1个,中药材基地1个,新上节水灌溉4 处,解决了最后3个吃水困难村的吃水问题,14个村安装了闭路电视,24个村通了电话,移动电话覆盖了全乡32个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10个村通油路,彻底改善了全乡学校的校舍、设施,配备了一流的师资,去年该乡代表娄烦县接受了省里的“普九”验收,受到了上级的好评,并且建起了标准化的卫生所 ,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建起了一座高标准,设备一流的文化活动中心,全乡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马家庄乡先后被省委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企务公开先进乡”;被市委授予“文明单位”、“文明小康示范乡”、“安全文明标兵乡镇”、“先进基层党组织”、“绿化先进单位”等称号。从91年起历年被娄烦县评为“先进党委”。
4、山东省泗水县马家庄乡马家庄乡位于山东泗水县最东部,地处济宁、临沂、泰安[1]三市交界处,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境内多丘陵,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泗河、石漏河、石洙河等诸多河流发源于此,并最终汇集到泗河,辖区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高梁、谷子、绿豆、花生、大豆、地瓜等。1999年马家庄乡并入泉林镇。
泉林水资源丰饶,名泉荟萃,泉多如林,故称泉林。辖区内分布有泉林、石缝泉、石漏三大泉群,水美地饶,物产丰富,泉林虹鳟鱼、中华鲟、御膳香蛋等都是内外知名的泉林特产。选用泗河野鸭蛋做原料,经特殊工艺腌制而成,蛋黄呈红色,有油脂,香味浓郁,食之令人有鱼虾味道之感。
泉林历史悠久,古迹遗址众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幸福,成长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业重镇、经济强镇、景区名镇”。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6897万元,人均收入达到4200元。2000年4月,被济宁市委市政府评为“孔孟之乡乡镇之星”。2006年被山东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