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刘伯泉(1876-1939),名广潭,杞县城人,生于医家,自幼刻苦读书,成年后考取县学生员。民国初加入中国国民党,拥护新三民主义。“五卅”惨案发生后,他组织杞县各界人士募捐,支援上海工人斗争。1927年任杞县清理庙产委员会副主任,用庙产收入开办学校,动员热心教育的教师义务教课,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1932年爱国民主人士王毅斋创办私立大同学校,他被聘为校董,积极协助校长筹措资金、校舍,延请进步教师,并多次要求国民党杞县当局及县城工商各界出资捐款,解决办学经费。

1938年1月,中共杞县党组织倡导建立“杞县各界抗敌后援委员会”,刘与中共代表、各界名流等18人任委员,与中共杞县地方组织共同开办“抗日民运干部训练班”,组织抗日宣传队,募捐钱物,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12月19日夜,日军第二次占领杞县城时将他逮捕,对他威胁利诱,逼他供出共产党员、抗日分子、抗敌后援会委员名单,遭到严辞拒绝,1939年1月20日(农历1938年腊月初一)被日军刺杀于县城西南城头,年63岁。

1982年,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国家民政部批示,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