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广东省白云区太和镇田心村田心村位于新广从路边、太和镇西路,有完善的环村路,交通较为便利,全村总面积2.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940亩,辖内7个经济合作社。本地户籍总人口2064人,其中农业户口1530人;外来人口2000人。全年工农业总收入2713万元,人均纯收入7999元。

2、广东省清远市沙河镇田心村田心村(Tiánxīn)在清远市城区西北30公里。隶属于沙河镇。明中叶张姓在此建村。该村因北临滨江,三面为田,故名。

3、广东省佛冈县汤塘镇田心村田心村(Tiánxīn)在佛冈县城东南20公里。属四九镇。明代已有人居 ,因处农田之中而得名。田心村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水果资源丰富,主要有荔枝、龙眼、黄皮、青梅、大红柿等,每到水果飘香的季节,就有一大批水果批发商前来进行水果收购,成为了一个群众自发形成的水果交易集散地。由于该村交易的基础设施薄弱,只能在村道上进行水果销售,形成收购点分散、交易无序、难于管理的局面,既不利于村民进行生产活动,也不利于果农和果商之间进行交易洽谈,针对这种情况,田心村经过各方筹资,建起了这个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农贸市场,专门为果农的交易打造一个平台。它的建成,打破了该村发展特色经济的“瓶颈”,为群众发展水果生产提供便利。2006年斥资20多万元、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汤塘镇田心村农贸市场正式投入使用,它的建成为当地以及附近的果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果产品交易平台。

4、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田心村1、基本情况:该村现有户籍人口总数为718人,有五个自然村,土地面积共有4.3平方公里,村民委员会属下设置有:治安队、环卫所、电管站、水厂、邮局代办处、卫生站等。

2、该村委会位于塘龙路田心路段第一个路口直入10米,该村委会全称:东莞市塘厦镇田心村村民委员会。

3、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该村在镇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村中大大小小工厂、企业共有50多家,志成冠军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永发工业城等均在该村落户。2000年度该村委会经济总收入520多万元,纯收入390多万元,集体固定资产2858多万元。在过去的一年,该村投入大量资金,做好村中的基础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共铺了3公里的水泥路,六宛路和田心路贯穿全村,积极搞好村中环境卫生,该村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4、 土地资源和厂房招租等情况:

该村有偿有期地提供了487220平方米土地给建设工厂之用,现另有已平整土地30000多平方米在等待招商。村委会拥有四幢出租厂房,现全数租出,另有一幢正在建设之中;村民小组有7幢出租厂房,已租出5幢,一幢等待招商,一幢正在建设中。

5、 发展方向:

抓住机遇、稳步发展,结合该村委的实际情况,乘国家加入世贸之际,借镇委建设的东风,将该村委的主要工作认真务实,完满地完成。

加强管理力度,把在区内投资的企业管理好,抓住机遇扩大招商引资,积极与镇政府共同开发科宛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大力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勤政、廉政、克业奉公、以民为本、以大局为重;继续利用“三条脚”走路的发展战略,以村委、小组、个人发展综合起来,认真积极抓好两个文明建设,规划好本村道路设施环境,合理地进行绿化美化;根据工业建设要入园,住宅要入村,把该村规划成为一个田心住宅新村。

5、广东省鹤山市鹤城镇田心村田心村坐落在一大片耕地的中间,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客家风格建筑,据说,这种田地包围村子的独特建筑风格也是田心村当初命名的起源。据田心村的史料记载,钟仲俗是田心村的创始人,1732年鹤邑创立时,大片的土地尚待开辟,当时的县令黄大鹏即以优惠政策召集粤东、粤西的客家人移民到鹤山,加速开发土地。於是,锺氏家族就由惠州长宁迁到这里,於1759年创立田心村,至今246年,到目前已发展到80馀户,人口近560人。

田心村的建筑风格以宽大和有利於小农耕作为主要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客家人的生活习性和风土人情。村的周围都是耕地,这也为勤劳的客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耕作方式提供了最大的便利。田心村内的房屋大小、风格、高低大体一致,都是青砖镶面、裏面泥砖,天面为杉、瓦,体现了浓厚的客家房屋的风格。房屋分为前後两进,中为厅两边为厢房,前後进之间有天井隔开。这里大部分的房屋都是这类结构,这些房屋都是冬暖夏凉,适合一户人家居住。村内的巷道纵横通直,全村有房屋近80间,差不多是一间一户。

2001年,在鹤山市、镇、村的支持下,田心村集资10多万元,整治了村裏的污水沟,全村巷道铺砌了水泥实现硬底化,建设了10多个花圃,扩大村前池塘,并砌建了石堤,还建起了篮球场、老人活动场,等等,被鹤山市评为文明村。近年来,在田心村附近工作打工的外地人,被这里的环境所吸引,租下了村民外迁空置出来的部分房屋,这里又逐渐成为新一代客家人聚居地。

6、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田心村荷塘镇田心村(原属荷塘湾乡)位于荷塘镇东南部,这个村被四周的山包围着凹了下去,故称田心凼里。原野较阔、参差不齐的农舍拱衬着几座青砖黑瓦的老式花屋,一眼就看得出过去这个村庄里还有点不寻常之处,映衬出几多富有和财气,透露着些许古老的文明,但时过境迁,如今这些花屋墙灰斑驳,砖瓦开裂,橼稞损折,慢慢的吞噬着这些古老的文明。一条小溪从山脚下傍着密集的农舍蜿蜒流过,特别是那口距今180多年的温江古井终日喷着咕咕的泉水,以每秒零点零一立方的速度流出,更彰显着这个村庄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和美丽图画。曾几何时,这个古老文明的村庄,由于历史的原图及交通信息的落后,慢慢地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仰向苍天,俯视田野,田心村今后的路怎么走?

从2008年开始,新的领导班子组成了,他们共同挑起了建设美好、和谐富裕的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带领着全村824名村民辛勤耕耘着700多亩土地。 上阵的第一件事就是做村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宣传倡导“尊老爱幼,计划身生育,珍惜土地”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具体做法是每年春节进行团拜活动,印制请贴,准备礼物,使这些老人能感觉到政府政策的温暖,开开心心过年,形成一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明新风,对一些不尊重老人,缺失美德的个别村民是一个莫大的教育示范,他两吹起的这段文明新风,深深赢得了村民的心! “要保证粮食生产的发展,就必须守住耕地的底线”。前段时期,由于种种原因,放任了对耕地的管理,村民占用耕地建房,想占就占,随心所欲,使部分粮田变成了私人住宅,好端端的耕地被吞食。令人心痛!“珍惜方寸地,留给子孙耕”。

该村多方筹措资金23万多元,硬化了1.8公里的村级公路。花5万元改造张家组1160米的路基工程,另外2公里硬化二期工程规划将在2010年完成。改善了该村“阡陌交通,道路难行,晴天坑坑洼洼,雨天积水泥泞”的行路难局面。为共创文明和谐小康社会,他们已绘制出了宏伟蓝图。 一、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带领村民建一个300亩的大型果园,根据地理位置分别种植杨梅、板栗、枇杷、椪柑、沙田桔,药材等经济果林,预计五年后投产。二、办成民营股份企业——采石场,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安排剩余劳力就业,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田心村石材丰富,材质好,销路旺,有采石的专业人才和采石技术基础,计划组织村民入股,村委会共筹集60万元资金,申报政府批准立项,建一个年产300万吨石材的采石场,。三、建成一个10亩的大棚蔬菜基地,解决部分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田心村相连着周围田心街、塘湾、古楼三个集贸市场,市场销售的蔬菜大部分是菜贩从外地贩来的,蔬菜质量差,价格又偏高,如办一个大棚菜基地,蔬菜不仅能自产自销,还能带动临近的集贸市场,这样既能缓解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困难,又调整了产业结构,最大限度发挥出耕地效益。四、扩大养殖业规模,大力发展养殖业。充分利用国家扶持优惠政策,拉动本村经济,提升村级品位,引导具有专业养殖技术人才扩大养殖业,争取在三年内使村年产成品猪1500条以上,并以20%的年递增率逐年扩大,成为一个养殖大村。五、建好自来水厂,保证村民饮用水卫生。吃上放心水。

田心村水资源丰富,有温江古井和尤麻两口大水井,这两口水井的水,流量0.01立方米 /秒,可供2万人每天有200kg的用水量,水质经权威机构检测,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水质清淳,活水泛流,甘甜可口,远近闻名。但由于露躺在原野上一遇雨季大水,田里的浊水脏水往水井里流,有时牲畜饮用,很不卫生。对此,村委规划筹资80万元,在2010年与牌头村共同建成一个容量100吨的水塔,解决两村2000多的自来水方便广大村民。改善人居条件。六、利用本村的李氏祖述公祠,改建一个新的购物超市。该祠堂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一层做购物超市,二层做修建祠堂和文娱室,集村民购物,祭拜、休闲娱乐与一体,以满足村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七、新建一栋村办公楼。根据形式发展需要,李凤才、李楚昭为首的村委会决定建一栋村办公楼,设村办公室,计划生育室和科技阅览室,保证村级办公规范化。购买一些农、业科技书籍和各种知识示范教材,供村民阅读,以提高村民科学种田技能和各种专业知识水平。消灭愚昧落后观念,崇尚科学文明新风,使田心村早日成为富裕、文明、和谐之社会主义新农村。

7、云南红河州蒙自县雨过铺镇田心村田心行政村隶属蒙自县雨过铺镇,地处雨过铺镇西南边,距雨过铺乡镇政府所在地7.00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城20公里。东邻个旧市大屯镇,南邻个旧市大屯镇六方寨村委会,西邻雨过铺镇观音村委会,北邻雨过铺镇新光村委会。辖三家、田心二、三、四、五、小寨、厂房、他扎口等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74户,有乡村人口3174人,其中农业人口3174人,劳动力278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191人。

全村国土面积12.93平方公里,海拔1300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850毫米,适合种植甘蔗、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3208.10亩,人均耕地1.01亩,林地 亩。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8、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卡房镇田心村田心行政村隶属个旧市卡房镇,地处卡房镇南边,距卡房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到卡房镇道路为公路,交通方便,距个旧市36公里。东邻龙头寨行政村,南邻斗姆阁行政村,西邻咪的期行政村,北邻田坝子行政村。辖田心一村、田心二、大心田等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39户,有乡村人口 1525人,其中农业人口1525人,劳动力76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60人。全村国土面积7.29平方公里,海拔1320米,年平均气温18.65℃,年降水量1690毫米,适合种植烤烟、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705亩,人均耕地1.12亩,林地 2100亩。

9、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新现乡田心村该行政村隶属屏边县新现乡,地处新现乡东边,距新现乡政府所在地14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城40公里。东邻马卡,南邻马卡,西邻西沙,北邻永胜。辖六塘子、座基地、马鞍山、田心、干田、大水井、跑马田共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58户,有乡村人口1126人,其中农业人口1126人,劳动力68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89人。

全村国土面积16.6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11℃,年降水量143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3053亩,人均耕地2.71亩,林地9139.5亩。

10、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腾越镇田心村该行政村隶属腾冲县腾越镇 ,地处腾越镇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城1公里。东邻东升村,南邻县城,西邻大宽邑村,北邻凤山村。辖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65户,有乡村人口2509人,其中农业人口2402人,劳动力162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80人。

全村国土面积3.28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470毫米,适合种植大麦、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325.3亩,人均耕地0.55 亩,林地50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9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8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11、云南省文山砚山县平远镇田心村该行政村隶属砚山县平远镇,距镇政府所在地3.5公里,到平远镇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县72公里。东邻大新村民委,南邻阿舍乡,西面、北面与丰湖社区相邻。辖田心、上营、等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427户,有乡村人口7030人,其中农业人口6884人,劳动力270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808人。

全村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海拔1483米,年平均气温 21.7℃,年降水量937.7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蔬菜 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3074 亩,人均耕地0.44 亩,林地700亩。

12、云南省楚雄南华县沙桥镇田心村该村委会隶属南华县沙桥镇,地处镇东边,距镇政府所在地5.00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城14公里。东邻索厂,南邻山场,西邻沙桥,北邻小河冲。辖高一、高二、高三、高四、和一、和二、木一、木二、木三、祝家、朱家屯、多一、多二、老西冲、老吴家、盐井冲、李家、冯家、周家、毛板桥、东冲、大龙冲2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832 户,有乡村人口3423 人,其中农业人口3302 人,劳动力2247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142 人。

全村国土面积22.65平方公里,海拔1840.00 米,年平均气温20.00 ℃,年降水量840.00 毫米,适合种植 水稻、玉米、烤烟、蚕桑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911.00 亩,人均耕地0 .9亩,林地23317.0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2461.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48.00元。

13、云南省楚雄武定县田心乡田心村田心乡田心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乡政府所在地。国土面积有9.3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年平均气温17.2 ℃,年降水量88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水稻、蚕豆等农作物。有耕地2426亩,其中人均耕地0.77亩;有林地5715亩。下辖4个自然村,有农户758户,有乡村人口3136人,其中农业人口3103人,劳动力177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41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14.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9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14、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曲水乡田心村该行政村隶属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距乡政府所在地12.0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辖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33 户,有乡村人口630人,其中农业人口623人,劳动力32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96人。

全村国土面积6.31平方公里,海拔840.00米,年平均气温21.00 ℃,年降水量2117.00 毫米,适合种植 粮食、橡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908.00 亩,人均耕地4.6 亩,林地1340.0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016.00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牧业为主。

15、云南省大理洱源县炼铁乡田心村该行政村隶属 洱源县炼铁乡乡,地处炼铁乡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27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县78公里。东邻纸厂,南邻漾濞,西邻漾濞,北邻长邑。辖下大七、潭溪、田心等10个自然村。现有农户562户,有乡村人口2305人,其中农业人口2305 人,劳动力102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02人。

全村国土面积22.77平方公里,海拔1680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6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151.44 亩,人均耕地0.93 亩,林地32000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48.72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23 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粮食、核桃为主。

16、云南省大理永平县龙街镇田心村田心行政村隶属永平县龙街镇,地处龙街镇东南边,距龙街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龙街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辖斗子基、田心、富阳、扎家、高井槽、大寨子、麦石坡、子马归等8个自然村,现有农户407户,有乡村人口1961人,其中农业人口1591人,劳动力89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65人。

全村国土面积42.6平方公里,海拔1797米,年平均气温17.5℃,年降水量98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2270亩,人均耕地1.43亩,林地4851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7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17、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洛党镇田心村该村委会隶属凤庆县洛党镇,地处洛党镇东北边,距洛党镇政府所在地4.5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22.5公里。东邻洛党镇洛党村、太平寺村,南与洛党镇永和村隔河相望,西邻洛党镇岳舞村,北邻洛党镇岳舞村。辖田心、大地、礼乐、多衣箐、干卡、梅子树等1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29户,有乡村人口1954人,其中农业人口1927人,劳动力111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95人。

全村国土面积3.33平方公里,海拔1480米,年平均气温16 ℃,年降水量1400毫米,适合种植茶叶、蚕桑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334 亩,人均耕地0.69亩,林地3472.6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6.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1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18、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田心村田心村属于罗湖区笋岗街道办事处管辖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宝岗路,共有自建房屋158栋,多层22栋,高层4栋,出租屋3105套间,居住人口7500多人,地处繁华闹市,交通方便。92年深圳农村城市化后成立田心股份公司,于97年开始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于98年取得了房地产开发资质,先后开发了田心庆云花园1、2、3期,田心大厦、裕田大楼等工程项目,开发面积合共达10万平方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98-2001年间,公司出资约1000万元对田心城中村的电网工程、排水、排污、道路改造工程和环境整治工程进行全面改造。 田心村内有各种服务措施,如物业租赁服务、老人活动中心、私家花园会所、市一级幼儿园、购物超市、居委会便民服务等。全村有民兵40人,田心村的花园、大厦小区保安有100多人,自然村、花园、大厦小区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全天候闭路电视监控,确保社区的公共安全。田心村是一个环境优美、卫生干净、整洁、文明和谐的居住社区。

19、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田心村明末始成村,最早来此定居的多是从雅瑶村分居而来,因当时四周耕地广阔,而于耕地中央建村而得名。该村位于新塘镇东部,总面积2.3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517户、2062人;外来人口约1300人。200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7.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65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山地、鱼塘出租,村民收入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出外务工、经商。村有民营企业28家,大多数为服装加工企业。特色农业为木瓜、香蕉种植,共有种植户170户,2006年产量共1725吨,实现产值225万元,种植户人均收入3308元,其中木瓜种植面积达300亩。该村已实现“五通”(通水泥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及电脑宽带上网。2004年以来该村共投入350万元用于修路、建灯光球场、修筑河堤、机耕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现有小广场、灯光篮球场各一个。

20、广东省潮安县磷溪镇田心村田心村,在镇政府西南5公里,同田心、胡厝两个自然村组成。东至福聚,西临韩江,南接顶厝洲,北邻窑美、埔涵,面积2.49平方公里,耕地1415亩,在该镇黄田山和赤凤田螺湖山创有2个农场,山地465亩。2005年12月,全村1290户,5210人。

主村田心创建于450年前。明朝中期,福建莆田陈氏来此定居,时还有厦、黄、魏、王、杨、罗诸姓。清乾隆年间,以厦、陈居多,后厦他迁,遂以陈姓为大族。现有1215户,4750人。因村四周皆田野,故名“田心”。村落呈块状,保留有清代建筑物,村北有2公里公路接安澄公路。

胡厝相传为宋末福建永定人胡则正所创,时居堤外洲园,还有黄、谢、陆诸姓。后别姓他迁,胡姓迁进堤内。现有75户,460人。

21、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田心村赤坭镇田心村有耕地面积875亩,每年种植马蹄200亩左右,亩产马蹄3000斤以上,年产量300吨,是远近闻名的马蹄村。

田心村村民有种植马蹄的传统,种植马蹄经验丰富。田心马蹄具有个头大、产量高、含粉多的特点。田心马蹄属于果马蹄类,生吃清甜可口;由于田心马蹄含粉多,100斤马蹄可以制成10斤左右的马蹄粉,制作出的马蹄粉品质好,田心马蹄糕格外爽滑;同时田心马蹄也是煲汤的优质配料。可以说田心马蹄质量好、用途广[1]。

22、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高田镇田心村田心村位于高田街之北面,东邻上坪,湖坑两个村,北靠新坪,西毗琴生,南连高田。山少田多,总面积约11.52平方公里,耕地1157.9亩,地势北高南低,北面多山,东西丘陵起伏,中部平坦,是高田小平原部分。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烟、莲次之,共10个村民小组,共310户,1252人。高田中心小学(螯峰书院)座落在坝上,苏区时其,红军医院和赤水县政府先后驻在该医院内。[2]

23、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浸潭镇田心村田心村位于浸潭镇西北部,近圩镇17公里,人口1895人,耕地面积4.4万亩,其中水田600亩,旱地200亩,其它林地,石头山,竹木。本村委会大力发展林业生产,村委会更有自然村17个,办事机构设在浸潭镇一中背后。[3]

24、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罗免乡田心村田心村隶属于罗免彝族苗族乡糯支村委会,属于 山区。距离村委会2.00 公里,距离罗免乡9.00公里,国土面积1.20平方公里,海拔1,940.00米,年平均气温18.00 ℃,年降水量80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75.00亩,其中人均耕地1.64亩;有林地1,260.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2户,有乡村人口105人,其中农业人口104人,劳动力7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0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56.8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4]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