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继承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长子继承权(primogeniture)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名位和财产由长子继承的制度。中国的长子继承制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确立于西周。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下,名位和财产由嫡长子继承。长子蕃衍的家族称为大宗,长子的兄弟所蕃衍的家族称为小宗。周王由嫡长子继承是为大宗,嫡长子的诸弟分封为诸侯国,对周王来说为小宗。诸侯的职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在其封国内又为大宗,诸侯嫡长子的诸弟再分封为卿大夫。周代层层分大宗小宗的继承制,是典型的长子继承权。汉、唐以后,封建帝王主要实行长子继承制。中国历史上朝鲜族、苗族、白族和纳西族的大部分地区,流行由长子奉养父母,长子在财产继承上享有优先权的习俗。蒙古族的贵族一般也实行长子继承制。在东南亚,如缅甸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到19世纪,新西兰的毛利人仍由长子继承酋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