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心理学家

(1893年2月23日—1964年7月9日)
(Zhang Yao Xiang)1893年2月23日生于湖北省汉口市,1964年7月9日卒于上海,终年71岁。
1915年赴美国留学,攻读心理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1920年—1949年9月
历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兼教育研究科(研究生院)主任,
暨南大学教授兼教务长、文学院长,沪江大学、复旦大学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系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
张耀翔毕生致力于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对中国心理科学的建立、发展与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0年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建心理学实验室。
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成立,为首任会长兼编辑股主任。
1922年创办中国第一种心理学刊物《心理》杂志并任主编,发表了《智慧之定义及其范围》(1922)、《注意测验》(1923)、《人生第一记忆》(1924)、《商人心理试验》(1925)等许多文章,促进了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
1922年在北京首次进行民意测验,目的在“窥探吾民真正舆论之所在”,测验内容包括八个方面,收到近千份答卷。
曾用十多年时间搜集并整理出约20万字的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资料,发表了《中国古代学者关于人性学说的介绍与剖析》等论文。
1940年在著名的《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史略》中提出了:(1)发扬中国固有的心理学;(2)恢复各大学原有心理系或教育心理系,酌设心理学院及心理研究所;(3)编纂中国心理学辞典;(4)奖励实验;(5)每年公费留学生中设心理学名额;(6)多介绍西洋心理学名著;(7)多从事创作及专题研究;(8)创办分科心理学杂志;(9)竭力提倡应用心理学等九项建议。
主要著作还有:
《心理学讲话》(1945)、《心理感觉》(194)、《情绪心理》(1947)、《儿童之语言与思想》(1948),以及论文近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