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凫雁以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原文: 邹穆公有令:食凫雁①必以秕,无得以粟②。于是仓无秕而求易于民,二石粟而得一石秕。吏以为费,请以粟食之。

穆公曰:"去,非汝所知也!夫百姓饱牛而耕,暴背而耘,勤而不惰者岂为鸟兽哉?粟米,人之上食,奈何其以养鸟?且尔知小计,不知大会。周谚曰:'囊漏贮中。'而独不闻欤?夫君者,民之父母。取仓粟移之于民,此非吾之粟乎?鸟苟食邹之秕,不害邹之粟也。粟之在仓与在民于我何择?"邹民闻之,皆知其私积之与公家为一体也。

译文: 邹穆公有命令:“喂鸭喂鹅一定要用秕子,不能用谷了!”因此,国家粮仓里面如果没有秕子时,就用谷子和老百姓相交换,用两石谷子才换得一石秕子。公务人员认为这是浪费,请求用谷子喂养。穆公答道:“去吧,这不是你能了解的道理!老百姓不但顶着烈日蒸烤犁地耕作,还要自己弯腰让背脊受烈日的暴晒除草施肥,勤劳而不躲懒,这样辛苦,难道是为鸟兽吗?谷米是人上等的粮食,为什么拿来养鸟呢?而且你只知小数目的细算,不知大数目的总计。周人的谚语说:‘粮仓里装粮食的口袋漏了,粮食还是贮藏在粮仓里。’这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人君是老百姓的父母,把国家粮仓中的粮食转存到老百姓那里,这还不是我的粮食吗?鸟如果吃了邹国的秕子,就不损害邹国的粮食呀。粮食藏在公仓里和藏在民间,对于我有什么可选择的呢?” 邹国的老百姓听到邹穆公这段话,都知道私藏跟公积是一个整体。这叫做懂得富国之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