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义(852~926)
唐昭宗赐名全义,朱温又改全义名为宗奭。字国维。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人。出身农家。唐末参加黄巢起义军。巢败,全义降于河阳(今河南孟县东南)节度使诸葛爽,授泽州(今山西晋城)刺史。光化二年(899)爽卒,全义为河南尹,镇守洛阳。从此经历唐、后梁、后唐,除一个短暂时期外,长期任河南尹。后唐同光四年(926),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发生乱事,他保荐李嗣源进讨,嗣源为部下劫持,亦反。全义忧惧不食而卒。张全义初至洛阳,值兵燹之后,居民不满百户,田野无人耕种。他推行屯垦,招集流散人民,奖励生产,知道哪一家蚕麦好,就亲自去慰劳,奖赏酒食布帛。他亲自巡视田亩,发现田中没有草的,必加奖赏,有草的必责罚。这样,几年之后,洛阳一带没有闲田,编户五六万,促进了洛阳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
张全义,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出生,濮州人,原名张居言。张全义出身贫苦,其祖辈都是农民。长大以后,为了生存,便到当地的县衙里当了仆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