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ō tóu
【释义】:又名《拔头》或《钵头》。唐代西域传入中原的民间歌舞节目。《旧唐书·音乐志》:“《拨头》出西域。胡人为猛兽所噬,其子求兽杀之,为此舞以象之也。”《乐府杂录·鼓架部》:“《钵头》:昔有人父为虎所伤,遂上山寻其父尸,山有八折,故曲八叠。戏者被发,素衣,面作啼,盖遭丧之状也。”唐代把《拨头》与《大面》、《踏谣娘》等列入歌舞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