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婆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毗婆沙】

(梵Vibhāşā,藏bye brag-tu bs/ad-pa)

指对于佛典(尤其是律典或论典)的详细解说书。此词音译又作毗颇沙、鞞婆沙、鞞婆娑,或鼻婆沙,意译为广解、广说、胜说、异说、种种说,或分分说。关于其语义,《玄应音义》卷十七云︰‘毗婆沙,随相论作毗颇沙,此云广解,应言鼻婆沙,此译云种种说,或言分分说,或言广说,同一义也。’《俱舍论光记》卷一云(大正41·11a)︰‘毗名为广,或名为胜,或名为异;婆沙名说。谓彼论中分别义广故名广说,说义胜故名为胜说,五百阿罗汉各以异义解释发智,名为异说。具此三义故存梵音。’

梵语Vibhāşā是动词vibhāş的阴性名词形。Vibhāş是在语根bhāş(说)前附加vi(别或离)而成,古来被用来指称注释书。

又,《随相论》云(大正32·158b)︰‘佛本说优波提舍经以解诸义。佛灭后阿难、迦旃延等,还诵出先时所闻,以解经中义。如诸弟子造论解经,故名为经优波提舍。毗婆沙复从优波提舍中出略优波提舍。既是传出故不言经毗婆沙。’

《大唐西域记》卷三〈摩揭陀国〉条下云(大正51·887a)︰‘是五百贤圣先造十万颂邬波第铄论,释素呾缆藏,次造十万颂毗奈耶毗婆沙论,释毗奈耶藏,后造十万颂阿毗达磨毗婆沙论,释阿毗达磨藏。’

由此可知,优波提舍与毗婆沙的用例并不相同。也就是说,优波提舍指经的解释,毗婆沙则被用在律及论的解释书上。在现存汉译藏经中,律的注释书有《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善见律毗婆沙》。论的注释书有《大毗婆沙论》、《五事毗婆沙论》等。然而《十住毗婆沙论》是一例外。此书是对《十地经》的疏释,然亦以‘毗婆沙’为题。可见此词在印度的用法也有与优波提舍相混之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