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真(1937—1971) 秦腔女演员、工青衣兼闺阁旦、花旦。陕西省米脂县人。自幼父母双亡,随兄度日。1948年参加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曾有人回忆当时招收她的印象:虽衣衫褴褛,但难掩其天生丽质;白皙的脸庞透出一袭灵犀的秀气;抬起头,唯见一双剪水秋瞳……。西安解放后,她跟随剧团进入西安,后转入西北戏曲研究院、陕西省戏曲剧院。15岁时就以饰演《游龟山》里的胡凤莲而出名,并与刘毓中、刘易平、张新华等众多名家聚集一台,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受到赞赏。曾荣获西北文化部颁发的演员甲等奖。1956年饰演《断桥》中的白云仙,在陕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演员二等奖。1957年随陕西省秦腔电影剧团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第一部秦腔彩色艺术片《火焰驹》。两次随陕西省赴京演出团晋京汇报演出,并巡回大江南北13个省、市。她在短暂的年华中饰演了大量不同类型的角色,如《四进士》的杨素贞、《鱼腹山》的王兰英、《窦娥冤》的窦娥、《飞虹山》的郑飞虹、《雷锋》的雷母、《丰收之后》的赵五婶等。其中有以花旦应工的,有以青衣应工的,还有小旦、靠把或介乎闺阁、青衣之间的。角色跨度大,年龄悬殊,性格各异,但她演来各具特色。尤其是白云仙、窦娥、郑飞虹等人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唱腔委婉清丽,扮相俊秀,身段优美,表演逼真自然,感情真挚奔放。还善于运用手中信物等道具,为角色增辉。专家认为她的表演艺术熔“深、细、真、很”于一体。评语曰:“龙笛凤笙,瑟声相应”。被誉为陕西省戏曲剧院的“四大名旦”之首。“文革”中以“三名三高”备受折磨,后病故,时年仅3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