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长镇在贵州省纳雍县城的西南部,镇驻地距县城30公里,东经105°09′~105°14′,北纬26°34′~26°44′。东北接骔岭镇,西北邻新房乡,东南与曙光乡相接,西南与水城县接壤。总面积107.3平方公里。辖25个村民委员会,210个村民组,192个自然村。全镇共10534户,41991人。有汉、穿青、苗、彝、布依、仡佬,菜家、南京、白等民族。
阳长原名果伟羊场(又称海子羊场),相传解放前果伟土司居此开场,故取名果伟羊场。后因和姑开羊场同名,取其谐音阳长。1941年前隶属大方县,后划归纳雍。1953年由海猫、阳长现乡合并为阳长乡,1958年成立阳长公社。1984年建镇,辖5个村居委会,69个村民组,46个自然村,1991年撤并建,由阳长、海座、洞口、堰塘四个乡合并为阳长镇。
该镇地处河川坝子,四周群山环绕,东北高、西南略低,中间较低,最高海拔2110米,最低海拔1305米。阳长大河西入南出。该河发源于威宁境内,下游流入纳雍河,河面宽约50米,在该镇境内流程为13公里,是阳长镇境内最大河流。气候温和,水源丰富,年平均降雨量为1270毫米。年均气温14.5℃,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4℃,最热月(七月)23.1℃,无霜期261天,适宜农作物生长。
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41025亩,其中田2548亩,土38477亩,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洋芋等,是全县产粮区之一。畜牧业发展较快,有大牲畜3324头,生猪存栏数6567头。
有电站一座,装机容量1000千瓦。1982年竣工投产后,供阳长、骔岭、百兴及雍熙镇用电,有电视差转台一座。辐射面达约10公里。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较快。现有中学一民,教职工261人,在校学生978人,小学及民办小学30年,教师187人,在校学生4700人,有镇属医院一所,卫生室4处,卫生人员40名。
建有烈士墓一座,以纪念1950年初为解放纳雍而牺牲在阳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烈士。古迹有清道光六年四月落成的果伟桥,桥长48米,宽6米,高20米,为三眼石拱桥,建筑雄伟,可通行20吨载重车辆,是纳水公路上的主要桥梁。果伟桥100米处有桥碑一座,以青石雕刻,高2.4米,宽1.1米,厚0.2米,为清道光22年刻立,碑文540字,79余言,系嘉庆举人安家无撰写。初建有阳长新大桥一座,桥长103米,宽9米,高54米,单拱石桥,载重量50吨。
下辖村民委员会(共计25个)字库边、过路沟、跳花坡、海摩、海子、乐丰、小寨、新屯、改坝、自巩、小坝、核桃寨、马店、丰家丫口、大骂仲、沟底、堰塘、滥木桥、林箐、街上、肖家寨、米落冲、大房子、青林、胡家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