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张均】张均,张说长子。开元中历官大理卿。受禄山伪命为中书令。肃宗立,免死,长流合浦。集二十卷,今存诗七首。
均、垍皆能文。说在中书,兄弟已掌纶翰之任。居父忧服阕,均除户部侍郎,转兵部。二十六年,坐累贬饶州刺史,以太子左庶子征,复为户部侍郎。九载,迁刑部尚书。自以才名当为宰辅,常为李林甫所抑。及林甫卒,依附权臣陈希烈,期于必取。既而杨国忠用事,心颇恶之,罢希烈知政事,引文部侍郎韦见素代之,仍以均为大理卿。均大失望,意常郁郁。禄山之乱,受伪命为中书令,掌贼枢衡。李岘、吕諲条疏陷贼官,均当大辟。肃宗于说有旧恩,特免死,长流合浦郡。
唐·张均《流合浦诗》
瘴江西去火为山,炎徼南穷鬼作关。
从此更投人境外,生涯应在有无间。
【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书记】张均(1908—1963) ,山东省文登县(现山东省文登市)文登营后架山村人。中共党员,曾任中共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书记。1937年参加革命,历任第一区委书记、县保安队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等职。1963年病逝于北京,葬于八宝山。
【协和医学院教授】字伯钧。解剖学家。浙江平阳人。191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慈惠医科大学。1921年和1933年两次留学美国。1935年回国。曾任上海医学院教务长,协和医学院解剖学系主任、教授。建国后,历任中国医这科学院副院长、实验医学研究所所长。1947年参与创建中国解剖学会,并任第一至三届理事长。是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对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及人类学的研究较深。四十年代初曾以我国人脑沟回模式的科学事实回击了帝国主义分子污蔑中国人种“低劣”的谬论。主编有《人体解剖学》。
【中国舞蹈演员】(1935~ )
女,1935年2月生,湖北省蕲春市人。东方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是新中国 成立后培养的第一代舞蹈家。专门从事亚洲各国舞蹈的表演、研究和教学。曾七次赴印度, 10数次赴亚洲各国表演、考察、学习。1961年至1963年先后四次随国家艺术团配合周恩来 总理、陈毅副总理访问亚洲诸国。她表演的印度《拍球舞》、缅甸《古典双人舞》、印度 尼西亚《面具舞》、柬埔寨《百花园中的仙女》舞等,受到这些国家的元首及广大观众的赞 赏,还接受了西哈努克亲王及王后授予的勋章。由于她在中印文化交流中作出的贡献,1981 年获印度达尔巴纳艺术学院“戏剧荣光”学位,并被印度传媒誉为“廿世纪的玄奘”。历任 东方歌舞团独舞演员,总导演,艺术指导,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 大代表,现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特邀理事。1991年7月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表演 艺术家称号。
【中山大学教授】男,1972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现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始任职于中山大学中文系。2004年始兼为武汉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科研人员。近年学术志趣主要集中于一九四○-七○年代大陆中共文艺研究及当代作家评论。
研究著作
1.月光下的悲凉:张爱玲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2.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参与著作.承担2章5万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张爱玲传(增订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4.中国现代文学与儒家传统.长沙:岳麓书社.2006.(即出)
参编著作
1.世界文学经典鉴赏?非洲美洲卷.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2.中国当代短篇小说鉴赏.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主要论文
1.论苗长水和他的老区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5(5).
2.1993-1996:湖北中篇创作个案.当代作家研究.1997(5).
3.船,和它的歌声.文论报1999.7.22、写作.1997(5).
4.应该重视长篇小说的精神导向.芳草.1996(4).
5.张爱玲论.通俗文学评论.1997(2).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1997(3).(全文转载)
6.沉沦与救赎:无根的一代(重读莫言、刘震云).小说评论.1997(1).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1997(8).(全文转载)
7.新时期湖北中篇小说创作论.收入.跨世纪的湖北文艺.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
8.莫言创作心理解析.武汉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9.裂隙中的叙事:论50至60年代文学的叙述机制.文学评论(中青年学者专号).2001.
10.现代性演进中的角色:文学批评50年(座谈记录).广州文艺.2000(1).
11.意识形态的重建与自由主义.现代哲学.2003(2).
12.革命文艺中的叛徒叙述:重读《青春之歌》.长江学术.第6辑(2004).
13.鲁迅为什么不看重阿Q正传:兼论国民性批判写作与启蒙主义之关系.中山大学学报.2004(5).
14.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渊源:兼谈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中国视角.江汉论坛.2004(6).
15.用语言挑战语言(韩少功访谈录).小说评论.2004(6);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5(1).(全文转载);选入.小说家档案.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16.仍有人仰望星空:韩少功的1992-2002.小说评论2004(6);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5(1).(全文转载);选入.小说家档案.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17.我们怎样进入历史: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品格.厦门大学“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讨会演讲论文.选入.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8.普遍历史的建构:对西方哲学史的一种考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1).
19.“劳作使我沉静”(张炜访谈录).小说评论.2005(3);选入.小说家档案.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20.张炜与现代中国的仇恨美学.小说评论.2005(3);选入.小说家档案.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21.“超越”的限度:论李锐兼及对新自由主义文学的批评.当代文坛.2006(1).
22.通向“中国”的写作(毕飞宇访谈录).小说评论.2006(2).
23.“现代”之后,我们往哪里去.小说评论.2006(2).
(此资料未包括作者近年在《文艺报》、《今日名流》、《长江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等报刊上发表的学术随笔,以及在各地学术会议上的提交论文)
科研项目
1.教育部资助青年教师项目“欲望的重新叙述”,第二负责人,1999。
2.中山大学985项目“二十世纪中国前沿问题研究”,子项目负责人,2002。
3.中山大学桐山青年基金“1895-1927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与形成”,2002。
4.武汉大学985项目“中国文学的市场、传播与接受”,子项目负责人,2004。
【东湖印社理事】(郢中子)原名张军,一九七三年生,湖北钟祥市人,2003年定居福州。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协会员,东湖印社理事。92年师从谷荃先生,1997年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入闽后又得益于潘主兰、江爱松诸先生。2002年12月、2006年5月两次于福州画院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编有《大篆(疑难字)汇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