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作楫,福建福州人, 1933年7月生, 1954 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分配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至今。期间曾在 1988 年到 1989 年在澳大利亚面包研究所任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员,曾任小麦遗传与育种研究室主任。现兼任省政府参事。 从事小麦育种40多年,做出重要贡献,曾先后选育分别适于旱地、肥水地和丰产优质品种郑州3号、郑引1号、豫麦13等14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500万公顷。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其中主持选育的“大面积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豫麦13”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郑州683”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参与选育的“矮秆资源6609”获1991年国家发明三等奖,并于1996年获王丹萍科学奖金。勇于开拓,是我国小麦品质改良主要开拓者之一,曾参与我国不同类型优质小麦标准的制订,主编《食品加工与小麦品质改良》一书,系统研究面包、面条、饼干、馒头等食品与小麦品质的关系,倡导培育兼具优质和丰产特性的小麦新品种,育成面包用小麦“豫麦47”与饼干用软麦“豫麦50”,并与面粉企业和农村基地协作探索一套“企业+科研机构+农民”的农业产业化途径。还参与编写《中国小麦学》、《小麦育种学》等6部专著,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培养研究生6名。1998年被评为河南省科技功臣,1983年起连续当选第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97年当选为九三学社第十届中央委员,200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