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澄迈县北部的海岸线上,靠近花场湾的出海处,有一块几平方公里的沙土地带,分布着大大小小13个村庄,人们习惯称为沙土峒,现在是桥头镇辖下的沙土村委会。日军侵琼时,这里曾发生过惨绝人寰的沙土峒惨案,十村千民,一日之间惨死于屠刀下。
对于这段惨痛的历史,澄迈人民从来不曾忘却,沙土峒人民亦从来不曾忘却。日前,在澄迈县有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沿着当年日军犯下罪行的路线,寻找和重温了这段血泪史。
“一个猜疑”导致惨案发生
现已退休的孙中积是原澄迈县史志办主任,对于沙土峒惨案曾专门做过调查。孙中积说,这场惨案之所以发生,只因当时日伪西路总指挥官林桂深猜疑他的商船被劫和大儿子被杀是沙土峒群众受共产党煽动所为。
1941年农历四月初十,一批商船满载货物,从临高新盈港运往海口,押运货物的是日伪西路总指挥官林桂深的长子林明成。这个消息被国民党临高县游击大队长黄坤新、中队长符玉廷获悉,事前派兵分乘两条大船出海截击。
当林明成的货船驶到沙土峒海域时,被游击队拦截,抢走全部货物并打死了林明成。林桂深知道后,便猜疑是沙土峒群众受共产党煽动后干的,就立即向驻新盈港的日军报告,要求他们出兵围剿沙土峒的 “刁民”。日军同意了,以驻新盈中队的兵力为主,增派那大、包岸部分兵力,恶狠狠地向桥头的沙土峒开去。
千余村民惨死屠刀下
在这场60多年前的惨案中,至今仍有部分幸存者在世,77岁的沙土峒村委会昌堂村村民杨发贤就是一位。回想起多年前那一幕,杨老仍是悲愤不已,他的父亲和弟弟就是那场惨案中的死难者。
杨老回忆说,那是1941年农历六月的一天。那天一大早,虽然头一天维持会长来过村里通知说皇军要来检查“良民证”,他还是像往常一样,赶着牛到附近的山岭上放牧去了,和他一起放牛的还有同村的两个小伙伴。突然,他听到“哒哒哒”的声音,就跟伙伴说有人打枪了。三人趴在草丛里向岭下的大路上看去,看到一群日本兵正用机枪向一些过路的人扫射,吓得他们一动都不敢动。等日本兵过去以后,他们沿着草丛一路爬行了一公里多,跑到附近一个叫美运村的村庄附近的树林里躲了整整一个上午,直到中午时看到美运村的村民出来活动了,才哭着跑回昌堂村。
进村后,杨发贤说,当时他都吓呆了,地上到处是躺得直直的人,血水横流。他找到父亲时,父亲已经死了,鼻梁上那深深的刀口中还有红红的鲜血直往外流。好不容易在一具具惨不忍睹的尸体中找到幸存的弟弟,却看到弟弟的肚子上有一个深深的刀口,有一部分肠子已经流出来了。年仅11岁的杨发贤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情况,又怕日本鬼子回来,只好哭着把弟弟抱到村外的一个小树林里。过了不久,弟弟因伤势太重咽气了。后来,母亲到山坡树林里找到了他,这时杨发贤才知道母亲因为躲在稻草堆里才幸运地避过日军的刺刀逃过了一劫。
事后,杨发贤从大人们的嘴里陆陆续续地听说了,不但他们昌堂村死了100多人,那200多名日军从上午9点起到12点几个小时里,沿路还用枪射、刀砍、奸杀、活埋等方式屠杀了美梅、那南、北山、昌表、上帝、圣目、文旭、福留、钦帝等10个村庄的村民1119人。
永不忘却的伤痛
虽然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年的幸存者一个个离开了人世,可是这段血泪史却牢牢地刻在了沙土峒人的心里。
在沙土村委会的几个村庄里采访时,随机问起一些村民知道不知道“沙土峒惨案”,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甚至有好几个人还主动讲起了那段历史。
村民们告诉记者,村里的老人们空闲时,总会给他们讲起那段历史。在解放初期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附近的村庄甚至还年年组织诉苦会,请当年的幸存者讲述那段历史。在学校里,老师根据这段历史给学生布置作文题。为了让人们牢记这段历史,桥头镇政府还立起了一块史证碑,碑文里详细记载了这段日军犯下的罪行,让后来人充分了解事情的始末。
冒着大雨,记者一行人特意驱车到史证碑前吊唁了当年的死难者。离去时,回望屹立在雨中的“史证碑”,在灰色的天空下,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无言地向来人诉说着那段血腥又悲伤的历史,提醒人们不要忘却曾有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