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左结肠综合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概述】Xiao zuo jie chang zong he zheng

小左结肠综合征

Small 1eft-colon syndrome

小左结肠综合征(small 1eft-colon syndrome)是1974年由Davis所命名。其特点为:患儿大多为早产儿,患儿的母亲中50%患有糖尿病;左半结肠管腔细小呈现无力蠕动的收缩状态,故可引起胎粪性便秘或肠梗阻,而使左侧横结肠至盲肠呈现扩张状态;其他系统很少并发先天性畸形。

【病因、病理】真实病因不明。根据患儿的母亲有糖尿病史,患儿多为早产或剖腹产儿,且新生儿有高血糖症和胰高血糖素症的特点,多数学者认为本征和患儿的胰岛功能有关。主要牵涉的是高胰高血糖素血症。

胰高血糖素(glucagon)是一种由29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相对分子质量为3482。它除了分解肝糖原,促进葡萄糖释放进入血循环导致高血糖症外,尚可有抑制胃酸的分泌、抑制胃肠道的能动性、刺激胆汁流出和刺激Bnmner腺和肠分泌的功能。

研究证实,胰高血糖素可直接抑制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的松弛运动功能,从而可间接抑制左结肠运动。

患儿的高血糖症,可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受抑,而迷走神经支配范围到横结肠壁为止。故可出现左结肠呈收缩状态,而右半结肠、横结肠直到脾曲可发生扩张的病变。

【临床表现】新生儿在24~48小时内无胎粪排出,可逐渐出现腹胀、呕吐等肠梗阻症状。

【检查】1.肛门检查:可发现小儿肛门位置、大小均正常。

2.直肠指检:肛管及直肠张力增高,有紧缩感,有时可无任何阳性发现。

3.钡剂灌肠造影:可见对比十分明显的细小左结肠和扩张的横结肠、升结肠与盲肠,脾曲则恒为分界区。

【诊断】患儿的母亲有糖尿病史,患儿出生后24~48小时内无胎粪排出,有肠梗阻症状,肛门检查无特殊发现,X线检查左结肠细小和横结肠、右结肠扩大即可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1.先天性巨结肠:X线检查无左结肠细小特征,病理组织活检可见狭窄肠段肠壁肌层神经节细胞缺如。此外钡剂灌肠造影可见直肠呈痉挛狭窄,但小左结肠综合征则为直肠扩张。

2.胎粪堵塞综合征:X线检查可无小左结肠特征,无液平面及脾曲移行区钡剂滞留。

【治疗】加强观察,当出现肠梗阻症状时,可采用持续胃肠减压,如为胎粪梗阻,可用等渗盐水或稀双氧水适量做清洁灌肠,以清除胎粪消除梗阻。此外,对血糖进行监测并注意纠正和调节。

如左结肠病变持续,病情严重,有人主张做盲肠造口术,以防穿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