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l record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专门记载地方的山川风土、物产、人物等情况的著作,又称“记”、“传”、“谱”等。它是中国方志早期的主要编纂形式,内容单一,文字简略,也无一定体例,一般不附图。它与地图合为一体,形成图经。图经逐渐取代地记,到隋、唐时期成为志书的主要形式。

地记在中国主要流行于公元1~6世纪的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隋、 唐、 宋时期时有出现,但已不是志书的主要形式。现知最早的地记是东汉初的《南阳风俗传》,现存最早以“记”命名的是三国时期谯周的《三巴记》。至今有书目可查或有辑本的地记为:晋《吴郡记》、《珠崖传》、《邺中记》(2卷),刘宋《吴兴记》(3卷)、《荆州记》(3卷),以及《南雍州记》(6卷)等。专记风俗、人物、职官、氏族、艺文、水道和物产等某一项的地记,有《陈留风俗传》(3卷)、《益都耆

旧传》(14卷)、 《汉水记》(5卷)和《交州异物志》等。其辑本多见于清代《汉唐地理书钞》、《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和《麓山精舍丛书》中。《隋书·经籍志》载“地记二百五十二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