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黄田镇
【地理位置】
古田县黄田镇地理坐标东经118°36′54″-118°37′50″,北纬26°25′54″-26°26′45″,地处福建省中部,闽江中游北岸、古田县西南部,东邻水口镇,西南接南平市樟湖镇,北与闽清县交界。全镇辖区面积21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2%。黄田镇距古田县城关30公里。
【辖区人口】
黄田镇下辖黄田、江滨2个居委会和双坑、莪洋等16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黄田镇周边毗邻5个乡镇,形成近5万人口的消费规模和物资集散地。
【自然环境】
气象:黄田镇位于闽江中游北岸,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春以东北风,夏秋以西南风为主导风向,具有冬短夏长、春秋对峙的特点,一年之中,七月最热,一月最冷,平均气温20.02℃,年降雨量1417.3毫米,无霜期达345天,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形成独特库区气候。
水文:黄田镇境内主要河流有闽江、汶洋溪、谷口溪等,地势由北向南,向闽江倾斜。全镇海拔65-800米。
地质:黄田镇属山区丘陵地带,部分为中古代侏罗纪火山岩所覆盖,形成山岭和河岩相间的地表形态。山地大部分以黄红壤为主,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土壤湿润、肥沃。
【物产资源】
黄田镇是中国著名的“马蹄笋之乡”,福建省水口水电站库区移民重镇。由于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空气温润、光照充足等有利条件,为黄田马蹄笋生长发育创造了稳定、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全镇现有耕地面积25716.62亩,林地1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5%,木材蓄积量达35万立方米,是古田县四大林区之一。全镇马蹄笋年产量达5万吨,创产值近亿元。淡水养殖独具特色,全镇水域面积2300公顷,盛产淡水鳗鱼、闽江淡水虾、中华绒毛蟹、南方大头鲶等多种优质淡水鱼类。库区形成众多库湾半岛、湖心岛星罗棋布,迷人的湖光景色,南岸的状元帽千亩果竹园,潮渔际百米天然瀑布,九龙山万亩原始森林公园,形成了别具风格的旅游资源。
【乡镇企业】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鼓励和引导现有的个私企业开展联营,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引导个体私营企业主把触角延伸至加工、铸造、零售和农副产品冷藏等行业,乡镇企业在巩固以药业、食品、机械、竹木、铸造为主导的加工型五大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得到不断壮大。目前,全镇拥有各类工业企业287家,其中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企业有5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8家。建有农贸市场2个,个体工商户800多户,年商品贸易交易额达1.2亿元。
【文化状况】黄田镇现有中学2所(古田第八中学和临江中学),小学13所,中小学教师326人,中小学生3645人。其中黄田中心幼儿园为市级示范幼儿园,古田县第八中学为省级农村初中示范校,临江中学为省三级达标学校。在教育工作上,全面推行“课改”,继续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同时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全镇有中心卫生院1家,医疗设备齐全。各村设有卫生所,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就医。为方便农民群众解决农业生产遇到的疑难问题,设有庄稼医院1家。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5])
总人口
25439
男
13614
女
11825
家庭户户数
6579
家庭户总人口(总)
24536
家庭户男
12937
家庭户女
11599
0-14岁(总)
5450
0-14岁男
2980
0-14岁女
2470
15-64岁(总)
18315
15-64岁男
9760
15-64岁女
8555
65岁及以上(总)
1674
65岁及以上男
874
65岁及以上女
80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3492
下辖村[9]
双坑村
村里村
上溪村
汶洋村
潮渔村
后洋村
后坪村
松峰村
莪洋村
凤亭村
洋上村
香峰村
三保村
西坑村
廷洋村
坑前村
2、广东省东源县黄田镇地理位置
位于东源县东北部、东邻邦康禾、南接紫金县黄塘、西连义合、北与蓝口、曾田交界。地处东江河畔中上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22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080亩。
行政区域
辖黄田、良村、良田、白溪、礼洞、乌坭、清溪、坑口、桂花、陈村、新联、水头、方围、醒群、久社、黄坑17个村和黄田、久社2个居委会。有108个自然村,总户数5083户,总人口22500人。
基础设施
水泥公路直达河源市区,全长57公里,广梅汕、京九铁路和河源至龙川高速公路贯穿全镇,有年供水量30万吨的自来水厂1座,有白溪、高桥、柳下、园田、高洞、小溪等6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770千瓦。全镇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联通无线网络,安装了有线电视。圩镇建有商业街和农民街。近年来,镇府大楼,电信大楼、邮政大楼、教师住宅大楼、黄田文化站大楼、文化、广播大楼、黄田派出所办公大楼、司法所大楼、财政大楼、供电大楼等等在圩镇相继落成。
资源特产
木材:东源县“用材林”和广东省“杉树林”基地之一,每年生产3000—5000立方米优质杉、松、杂木材。单、苗竹:有5.5万亩,年产12000吨,东江两岸形成30里的绿竹长廊,主要分布在坑口、清溪、桂花、上坪、礼同、乌坭等村。黄田蜂蜜:闻名省内外,出口东南亚,深受港澳台同胞欢迎。有1万群箱多,年产量在400吨上下。陈村茶:又称松山章茶,有200多年生产历史,产品供不应求,是东源县四大名茶之一。 黄田“咸酸”:又称辣茎,用特制基料水腌制的蔬菜根、茎,味道独特可口,为传统产品。黄田米酒:闻名东江流域。常年产量1000多吨。黄田矿泉水:位于鹤塘村沸湖自然村,可与法国维希矿泉媲美,经国家部门化验属碳氢偏硅酸矿泉,日流量400多吨。香菇、木耳:常年产量100多吨。黄田温泉:位于良田村,常温63度,日流量600多吨,是该镇招商引资重点开发项目。水资源:东江河流经该镇长达20多公里,目前已签订合作意向书开发黄田电站和蓄能电站。 萤矿、铁矿、磁土矿、钨矿等矿产资源丰富,贮量在2000万吨以上,其中萤矿已查明储量达到150万吨以上。
经济状况
农业是主要产业,盛产水稻、单竹、木材、茶叶、蜂蜜、花生、大豆、青梅等。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形成了以绿竹、青梅、鳗鱼为主产业的龙头企业,先后办起了青梅腌制加工厂和鳗鱼养殖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发展乡镇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兴办了三个厂,分别是良村川龙的河源市金宇矿产品加工厂,黄田满坑的河源市金黄田酒业有限公司,礼洞上洞的惠州市粤辉贸易有限公司。并且引进木京电站的老板到该镇兴建黄田电站,此项工程正在洽谈之中。这必将有力推动镇的经济发展。二00二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779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469万元,镇级财政收入100多万元。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6])
总人口
7959
男
4156
女
3803
家庭户户数
2103
家庭户总人口(总)
7743
家庭户男
3991
家庭户女
3752
0-14岁(总)
2513
0-14岁男
1300
0-14岁女
1213
15-64岁(总)
4620
15-64岁男
2475
15-64岁女
2145
65岁及以上(总)
826
65岁及以上男
381
65岁及以上女
44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7356
下辖村[10]
乌坭村
良村村
良田村
礼洞村
上坪村
清溪村
白溪村
桂花村
鹤塘村
黄田村
坑口村
3、广东省四会市黄田镇黄田镇位于东经112°31′30″,北纬23°27′02″。地处四会市西部,距四会市区18公里,西北面与广宁县接壤,东南面与石狗镇、下茆镇连接。全镇面积89.6平方公里,人口15572人。下辖6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
2005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25439.4万元(按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5%;农民人平均收入5029.8元,比上年增长4.5%。各项经济指标较好地完成了去年初镇制定的预期目标。同时,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新成绩。
2008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3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160元,比上年增长10%;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4500万元。工业产值680万元(规模以下);新增一个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200万元;完成国税、地税奋斗目标。全镇人口出生率 10.75‰,人口自然增长率4.02‰,计划生育率94.74%,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市要求以内。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100%。
黄田镇深入推进“工业强镇”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第一要务,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机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在江头村新规划建立以原“桔之源”为中心的2000亩的工业小区作为引资载体,增强本地工业发展后劲。同时,以优质的服务,扶持原有企业克服用电、用工紧张等问题,促进了税收任务的完成。
黄田镇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城郊型农业、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既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按“一村一品”进行布局调整,发展万洞、西岸300亩的竹笋基地、黎崀300亩的玉米基地、燕崀10000亩的南洋楹基地。
黄田镇是鼎鼎大名的沙糖桔的原产地,沙糖桔的名字就来自于该镇中最早种植沙糖桔的沙塘坑村。黄田镇出产的沙糖桔最为正宗,唯其鲜美而极甜,无渣,口感细腻,实为极品!
镇委、镇政府自1996年搬迁到江头新墟以来,到现在已初具规模,正逐步发展成为集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为一体的中心地带。现在广贺高速公路出入口、正在施工的黄田大桥、规划中的金田产业园区都环绕在新墟周围。高速公路出入口可带动物流;黄田大桥建成使用,河西片能够掀起一轮二三产业发展高潮;金田产业园通过招商引进企业,聚集数量巨大的生产工人,起到幅射作用,带动第三产业同步发展。黄田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利用当前的发展机遇,通过迎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百企定婚、招商洽谈会等形式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同时将本地独特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名优土特产等,通过传媒宣传发动发展生态旅游项目。
交通、通讯方便。目前,广贺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当中,预计明年底通车,省道四连线经过黄田,贵广高速铁路规划中初定有一货运场座落在黄田。明年黄田大桥通车,将打通一河两岸的连线。而且经河西公路连接石狗镇、广宁县,交通优势明显。通讯方面,全部使用光纤电缆程控电话,可直拨全国和海外各地,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镇。
黄田镇盛产柑桔,有四百多年的种植历史,是四会市柑桔主要产区。现有柑桔种植面积33000亩,柑桔总产量达130000吨,总产值8660万元,柑桔已成为黄田农村的经济支柱产业。“桔之源”绥江柑桔走廊初具规模。黄田镇种植柑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绥江河畔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十分适宜柑桔生长。名、优、特、稀品种繁多,产品以皮薄汁多,肉嫩清甜驰名中外,所产的沙糖桔、贡柑、蜜桔是名优品种,闻名遐迩。其中有一种贡柑在明代已被列为贡品,荣称“贡柑”。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创建“绥江柑桔走廊”,在黄田镇江头、沙糖坑连片开发“桔之源”柑桔示范基地,带动绥江两岸柑桔生产,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把基地建成生产和科研相结合,办成集生态、观光、旅游、科技于一体的特色农业,以点带面推动全镇柑桔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工业上坚持“工业立镇”的指导思想,在抓好原有的黄田泡沫包装厂等企业的增资扩产的同时,积极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发展。新引进到南江工业园的南鸿五金电渡厂、名雅化工厂已于2001年正式投产,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今年7月底,又引进永华集团公司到南江工业园内,引进一间流添油料加工厂到黄田工业小区内,两企业都准备于今年8月底动工兴建,计划2008年11月底投产。[1]
2005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25439.4万元(按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5%;农民人平均收入5029.8元,比上年增长4.5%。各项经济指标较好地完成了去年初镇制定的预期目标。同时,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新成绩。
黄田镇深入推进“工业强镇”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第一要务,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机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在江头村新规划建立以原“桔之源”为中心的2000亩的工业小区作为引资载体,增强本地工业发展后劲。同时,以优质的服务,扶持原有企业克服用电、用工紧张等问题,促进了税收任务的完成。
黄田镇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城郊型农业、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既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按“一村一品”进行布局调整,发展万洞、西岸300亩的竹笋基地、黎崀300亩的玉米基地、燕崀10000亩的南洋楹基地。[2]
黄田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3])
总人口
12756
男
6453
女
6303
家庭户户数
3538
家庭户总人口(总)
12168
家庭户男
6049
家庭户女
6119
0-14岁(总)
3568
0-14岁男
1889
0-14岁女
1679
15-64岁(总)
7868
15-64岁男
4037
15-64岁女
3831
65岁及以上(总)
1320
65岁及以上男
527
65岁及以上女
79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1783
下辖村庄[4]
榄洞村
沙塘坑村
江头村
洛口村
马迳村
西岸村
万洞村
进步村
高浪村
燕浪村
小水村
星子岗村
黄田村
黎浪村
4、浙江省庆元县黄田镇位于庆元县西北部,素有庆元北大门之称。北邻龙泉市小梅镇,西靠福建省松溪县渭田镇,东南连接本县竹口镇,距县城松源镇43公里,至龙泉市56公里。黄真溪与西边溪在柏渡口交汇流入竹口溪,是闽江之源,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黄田镇历史悠久,自建镇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以境内的黄坞、葛田村各取一字得名黄田。
全镇总面积121.8平方公里,黄田镇下辖27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175个村民小组。除汉族外有畲、黎、土家、土、侗、满、傈僳等七个少数民族。全镇4775户,常住人口15621人,其中农业人口15065人。全镇林业用地面积147874亩,其中毛竹林面积80684亩,森林覆盖率81.7%。耕地面积14164亩。2004年粮食播种面积19700亩,粮食总产量6245.9吨。2004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10元。
农业主要有“菌、竹、果、茶、烟、苗”等六大主导产业。食用菌生产规模达2000万袋/年,其中灰树花1500万袋,香菇551万袋,灰树花鲜品产量4000吨,香菇1500吨。全镇有毛竹林面积8.1万亩,已开发的笋竹两用林基地5万余亩,并建立高效经营示范基地1000多亩。有茶叶基地2000余亩,其中有机茶基地2个300余亩;烤烟基地600亩;水干果基地2000亩;苗木基地500亩。山地养羊也初具规模,数量达4000余头。
镇党委、政府坚持 “特色兴镇、工业强镇”的工作思路,大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全力构筑“一笔、一筷、一笋、一炭、一板、一帘”的工业经济框架,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增势明显,呈现喜人局面:2004年,工业总产值1.6亿元,技改投入1500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实现工业税收完成360万元;引进企业5家,新增企业14家,规模企业3家。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7])
总人口
14317
男
7518
女
6799
家庭户户数
4418
家庭户总人口(总)
14263
家庭户男
7494
家庭户女
6769
0-14岁(总)
2847
0-14岁男
1450
0-14岁女
1397
15-64岁(总)
10045
15-64岁男
5281
15-64岁女
4764
65岁及以上(总)
1425
65岁及以上男
787
65岁及以上女
63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3561
下辖村[11]
大坑村
东西村
黄坞村
美丘村
葛田村
曹岭村
桐山村
高山村
古岭坑村
下济村
中济村
陈边村
黄源底村
上济村
湖头村
仙庄村
龙济村
良官田村
崔上村
朱黄村
双坞村
姚村村
双沈村
洋垄村
双溪村
台湖村
李村村
5、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黄田镇地理名称黄田镇位于贺州市的北部,全镇区域面积达308平方公里,它东靠莲塘镇、黄洞乡,南接八步、沙田镇,西邻钟山县,北界里松镇。公路可通湖南、广东等地。是贺州的大镇之一。黄田境内水田多属黄壤土质,故名。1949年前称黄田乡,1950年为贺县第六区,1958年改称黄田镇。
人口行政2001年,全镇人口59632人,交际操客家话、本地话、九都话、通粤语、西南官话。市派驻该镇的部门有法庭、派出所、邮电局、供电站、营业所、信用社、国税、地税、工商所、财政所、农技站、农机站、畜牧站。黄田镇下辖1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98个经联社,373个村民小组。
自然环境黄田镇位于贺州市区八步镇以北,必半山半平原地区,主要的山岭有姑婆山、狗耳山,主峰海拔分别为1731米和1531米。两山皆峰峦起伏,林竹繁茂,古木萧森,兽吼禽鸣,是旅游、避暑胜地。此外,还有石羊山、雪山等13座大山。主要河流有里松河,发源于里松镇新华村老屋冲,流经境内路花、清面、新村,至莲塘石柏口汇入临江。平桂矿务局的水岩坝矿和新路矿在镇境内。该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一月均温9.3℃,七月均温28.3℃,年均温19.8℃,年降雨量为1535.6毫米,全年无霜期299天。
投资环境
黄田镇内交通十分便利,桂林至梧州二级公路通过我镇东水、下排、公和、英石、担石村。黄田于担干岭5公里三级柏油路(巳完成1公里)经过黄田、英石、担石村,接桂梧二级公路;八步至姑婆山公路巳建成投入使用,镇内旅游业十分繁荣,有路花温泉、有湖南会馆古戏台、文武庙、有新村的汉代古墓群和汉代炼铁遗址,有国家级姑婆山森林公园和安山水月宫风景区。黄田大道"美食一条街"正在筹办。镇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以易锡、铅、锌、铁、金、砷、大理石、稀土、石英为主,尤以大理石资源最为丰富,以盛产"广西白"大理石而著称。据初步勘探黄田镇境内储藏的大理石有6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下排、东水。黄田镇有林面积8782.6公倾,镇办林场有枫木、浩洞林场。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愈来愈多的投资者。
经济概况农业:黄田镇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是:经资源为依托,发挥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全面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全镇耕地面积3.78万亩,其中水田2.48万亩,旱地1.3万亩。水面面积2300亩,其中山塘水库900亩,池塘1500亩,主要分布在下排、东水、里宁、担石、路花等村。较大水利工程有光明水库、西田口水库、狗耳肚水库、龟石东干水利、五拱水水利和西田水利。 黄田镇粮食种植面积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500万公斤,黄田镇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积极抓好多种经营,促进农、林、副、渔全面发展。在发展商品经济地过程中黄田镇一个突出的经验,就是因地制宜发展村级经济,建立特色村、专业生产村。2001年淡水鱼等水产品产量2000吨,其中路花鱼最为有名;在畜牧生产中,形成了以黄田村为代表的养猪专业村,此外,黄田圩还是整个贺州地区最大的牛市场,其它如山羊、兔、鸽、家禽等也有一定规模,在专业生产过程中,建立了林业专业村--路花村、陶瓷生产专业村--新村、石材生产和加工基地--东水、下排村,从而极大地吸收了农村大批闲置劳动力,振兴了黄田的经济。据统计,2001年末,农业总产值(不变价)达1.58亿元,农业综合开发产值(不变价)达1.5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546元。 乡镇企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黄田镇走上了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的道路,把发展乡镇企业规模由小到大,逐步形成了以石材加工、陶瓷生产、矿产开发、塑料制品、电镀产品、机械制造、造纸、副食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2001年全镇乡镇企业共有2151家,从业人员1.2万人,全镇乡镇企业总收入10亿元,实现总产值9.6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
文化教育卫生黄田镇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在改革开放中也得到发展,全镇有文化站1个,图书馆1个,藏书0.8万册。现有14个村共5000户安通了闭路电视,有中学`3所,在校学生2300人。小学14所,在校小学生1万多人,幼儿园5所,入园儿童300人。拥有卫生院(所)15家(包括村级),卫生工作人员70人。
下辖村[8]
黄田村
安山村
英石村
担石村
公和村
下排村
东水村
里宁村
长龙村
黄田寨村
新村村
清面村
浩洞村
路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