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症候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68年,有一个美国医生在纽约一家中国餐馆吃饭后,感到身体麻痹,从后颈部开始,一直延续到手臂和背部、臀部,同时他感到全身软弱,心跳加速,这些症状维持了大约两个钟头。这个医生发现他的许多朋友也是吃过中国菜之后,出现类似的不适症状。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美国一份医学学报提及此事。他的信发表后,陆续有许多投函撰文说有类似的经历,有人提出那些症状可能是由味精引起。是的,中国餐馆里使用大量味精来调味。这些症候被称为中国餐馆症。多个医生和科学家做过实验,发现有些人吃了含有味精的食物,会产生中国餐馆症。从此,中国餐馆症令有些西方人谈虎色变。

有些人对味精特别敏感,例如有些患哮喘者吃味精后病情恶化。会出现了各种中国餐馆症,再过12~14小时之后就会有哮喘发作,有些哮喘病人因为情况严重要送到医院抢救,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就可能死亡。澳洲医生也曾经医治过一些哮喘病人,就是这样以急性病入院的。中国餐馆症以及中国餐馆哮喘症,与食用味精的量无关;经过研究证实所谓“中国餐馆症”的发病,味精是“替罪羊”,真正的罪魁是一种叫做组胺的化合物。组胺是酱、油、黑豆、虾酱等发酵期间形成的。于是198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给味精作了“平反”,认为它是安全的风味添加剂,并宣布取消对味精食用的限制量。味精添加应适量,每道菜添加的味精不应超过0.5克,每人每日摄入量不超过6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