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镇概况密江乡位于东经130°04′—130°22′、北纬42°50′—43°10′,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边陲特色乡镇之一。
它距市区26公里,是守护珲春的“西大门”;沿珲(春)--乌(兰浩特)公路(302国道)向西,至图们市市区35公里;北部与同属延边地区的汪清县接壤;中朝间的界河--图们江流经其南部,界河此段长12公里。处于中、俄、朝三国交界的重要地带,是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
密江乡行政区面积4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6公顷,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总人口2581人,总户数689户,朝鲜族人口占89%多。全乡辖6个行政村,即密江、解放、下洼子、中岗子、三安和东新。乡政府设在密江村。
密江乡地处吉林省东部湿润地区。作为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地区的一部分,密江乡获得了相当有利的经济地理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图珲--珲马铁路在此经过;珲乌公路在1988年完成了改造,并且有建设高速公路的前景;近十年来在密江过境的客货流一直在发展。
自然资源密江乡多山,林地占总面积的93%。全年降水量618毫米,无霜期145.6天,活动积温2,500-2,800摄氏度。林下动植物资源丰富,如松茸、山参、五味子、黄芪、各种山野菜、蘑菇、木耳、田鸡等。矿物资源包括石灰石和六棱石。六棱石资源分布在距密江村西北约43公里的地方,为玄武岩在风化条件下形成的柱状节理。1994年被地质部门定为地质文物。
吉林省珲春市密江乡是名副其实的“生态乡”,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岩矿资源、草地资源和水资源。密江乡行政区面的93%被森林覆盖着,山地植被十分茂密,适宜滑子蘑、黑木耳、蕨菜、香菇生长。全乡水资源非常丰富,是著名的“大马哈”渔类保护区,境内六棱石也是国家地质文物,有较高的地质科研和旅游观赏价值。全乡现有面积9000公顷的七大围栏牧场,同时引进珲春美康乳业和同宇畜产有限公司两家韩国独资企业,来发展奶牛、黄牛等养殖业。
产业格局近年来,密江乡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特产业、养殖业、种植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以食用菌(滑子蘑、黑木耳、香菇)、延边黄牛、蜜蜂和绿色米为主的产业链条,2008年,密江乡党委、政府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工作重心,采取香菇种植标准化、水稻栽培有机化、畜牧养殖规模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化、蜂业产品系列化“五化”进一步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目前,食用菌年产量已接近100万棒,延边黄牛发展数已达5500余头,蜂蜜50余吨,绿色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10公顷,产品被国内外多家企业所看好。为了开拓市场,该乡组建成立了珲春市仁山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全乡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项工作。2007年,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4175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农业总产值1950万元,非农行业总产值2225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858吨,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收入预计达到5057元,比上年增长23%。
重点企业密江乡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浓厚,各项政策优惠,成为企业进驻的理想之地。2006年末,密江乡成功引资福建旻顺企业,成立了珲春市旻顺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旻顺企业是一个以香菇科研、培训、生产、加工、销售、出口为一体的重点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公司占地12086平方米,计划总投资8119.95万元,年产鲜香菇15000吨,年加工生产1200吨干菇和6000吨保鲜菇。建设一期工程投入资金800万元,建设完成菌袋生产线、密江香菇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一期建设任务已于2007年底顺利完成,二期工程计划投入500万元,建设干菇、保鲜菇加工生产线、菌种生产线和香菇深加工生产线,已经开始动工。旻顺企业的发展必将为加快密江乡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人文环境密江乡拥有6个行政村,朝鲜族占总人口的89%,是朝鲜族较聚集的乡镇。朝鲜族勤劳朴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传统流传至今。这里是朝鲜族民俗旅游观光的胜地,拥有十余家集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民俗度假村。这里又是州政府命名的“洞箫之乡”、“安全文明小区”,“州卫生乡”有着良好的投资创业软环境。2008年,密江乡申报“中国洞箫之乡”,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围绕着洞箫文化兴起的旅游、餐饮、娱乐、住宿产业正在彰显着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