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御路

又被称为龙升或螭陛,原为古代中国宫殿建筑形制,是位于宫殿中轴线上台基与地坪以及两侧阶梯间的坡道;在封建时代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但皇帝进出宫殿多以乘舆代步,轿夫行走于台阶,于是多将御路雕刻成祥云腾龙图案,以示皇帝为真命天子之意。御路后来亦为寺庙(和孔庙)所沿用。

走在御路上的人

历史上走在御路上的人,一般而言只有皇帝一人,皇帝出行时,乘车舆出行,轿夫也只在在御路两侧而行,遇有台阶时,一般刻祥云和腾龙图案,称为丹陛石。因此,皇帝的轿夫车夫也不可能走在御路之上。

但历史上除了皇帝之外,确实存在行走御路的人。

1、太上皇

皇帝的父亲出宫时,可以乘车舆行走御路。

2、皇后

但皇后不是每次都可以行走御路的,只有在皇帝“大婚”当日,可以由皇宫正门乘凤辇进入皇宫。明清时皇后的凤辇可行到后三宫的坤宁宫,换言之,坤宁宫是皇帝的洞房。享受这种待遇只有国母“皇后”一人,至于皇帝其它的嫔妃,只能由皇城后门进入。

3、金科三甲

明清时候,皇帝在保和殿兴行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阅卷和评估,并当场确定金科三甲,即前三名,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为彰显皇帝对人才的重视,此三人可以自保和殿沿御路出皇帝,然后骑马在京城夸耀皇家恩德。

除以上三人,历史上再也没有人能够行走御路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