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何建行,男,1963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外科主任。1985年于广州医学院本科毕业,2000年广东省心血管研究所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美国华盛顿医学院Barnes医院访问学者。

现任广东省胸心外科学会副主委,中华胸心外科学会胸腔镜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微创伤外科学会常委,广州器官移植学会副主委,国际肺癌学会(IASLC)委员,中南六省胸心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管理学会医疗技术应用委员会(MTA)委员,中华胸心外科学会中青年委员。

1980年9月--1985年7月 广州医学院本科本科毕业

1996年9月--2000年6月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毕业(全日制)

1985年--1991年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住院医师

1992年--1997年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主治医师

1998年--2002年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胸外科副教授

2002年—至今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2004年—至今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

擅长领域:

1.肺部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肺癌的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疗的早晚,而肺癌的早期诊断是目前的难题。何教授1985年从医至今共完成了3000多例肺癌手术,对肺癌的诊治特别是对于肺部小肿瘤的判定及处理有丰富的经验,对肺部微小肿瘤应用微创伤胸外科技术诊断准确率达100%,采用微创伤胸外科技术则将治疗代价将到最低。其早期肺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80%。目前何教授承担《肺癌人群定向普查与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课题研究,对肺部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2. 复杂胸部外科手术治疗:熟悉各种普通胸部外科的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肺及气管疾病的高难度手术,例如各种肺血管成型术,支气管成型术,隆突重建术等。1999年完成亚洲第一例同种异体气管移植。

3. 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晚期肺气肿是内科无法治疗的疾病。何建行教授自1996年开展肺减容术年治疗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至今已经完成40余例,有效率达80%以上,并于1998年在中华外科杂志发表首篇肺气肿减容术的报告,对肺减容术的机制提出了新的解释。目前,何建行教授除了继续开展肺减容术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外,又开展了肺移植治疗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与应用,将外科治疗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水平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4.微创伤胸外科:微创伤胸外科包括胸腔镜胸外科和胸腔镜辅助微创伤胸外科。何建行教授是该学科的国内先行者之一,也是卫生部国家级微创伤胸外科手术继续教育课程的负责人。何建行教授至今已完成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微创伤胸外科4000多例,数量居全国首位。已举办卫生部国家级微创伤胸外科手术学习班14期,共有全国各地100多家医院,400多名胸外科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师参加学习培训。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国内成功推广。

5.胸部器官移植:胸部实体器官的移植是治疗诸多胸外科疾病的最终方法,但也一直是胸外科的难点。1999年,何建行教授成功完成亚洲地区第一例临床同种异体气管移植。2003年,何建行教授又完成了华南地区第一例成功的临床同种异体单肺移植。目前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已经完成同种异体肺移植十余例,是卫生部首批获准施行肺移植手术的单位之一。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

著者 标题 出处

何建行;等 电视胸腔镜手术41例 中华外科杂志 1994.10.22; 32(10): 586-588

何建行;等 经心包内肺血管处理行肺切除术104例 中华外科杂志 1994.07.22; 32(7): 418-419

何建行;等 胸腔镜辅助肺门和纵隔淋巴清扫术 中华外科杂志 2000.12.22; 38(12): 948

何建行;等 胸腔镜辅助胸腔淋巴结清扫术 广东医学 2000.10.10; 21(10): 828-830

何建行;等 同种异体气管移植1例 中华外科杂志 2000.08.22; 38(8): 595-597

何建行;等 肺部微小结节的微创伤诊治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0.06.18; 16(3): 144-146

何建行;等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 广东医学 2000.04.10; 21(4): 270-272

何建行;等 双侧胸腔同期一次胸腔镜手术33例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7.08.18; 13(4): 196-198

何建行;等 无血肺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 中华外科杂志 1997.06.22; 35(6): 350

何建行;等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在普胸手术中的应用 中华外科杂志 1997.05.22; 35(5): 292-293

何建行;等 电视胸腔镜手术230例 中华外科杂志 1996.02.22; 34(2): 73-75

何建行;等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中华外科杂志 1996.02.22; 34(2): 76-78

何建行;等 730例胸腔镜手术临床应用研究 广东医学 1998.11.10; 19(11): 826-828

何建行;等 2mm针型胸腔镜的临床应用 中华外科杂志 1998.06.22; 36(6): 363-365

何建行;等 肺气肿胸腔镜减容术 中华外科杂志 1998.05.22; 36(5): 299-301

何建行;等 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5年临床疗效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2,9(1):29-31

何建行;等 射频多极针消融仪治疗肺癌的近期临床研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3):19-21

何建行;等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Guangzhou Experience Asian Journal of Surgery 1999.01

出版专著

主编:《微创胸外科手术与图谱》,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年

承担及完成科研部分项目情况:

《微创伤胸部手术推广应用》 省卫生厅

《同种异体肺移植》 广州市科委

《同种异体肺移植》 广东省科委

《微创伤胸部手术中淋巴介入和清扫术及其相关器械导管的研究》 省科委

《同种异体气管移植研究》 广东省重点攻关项目 省科委

《肺气肿减容术研究》 卫生部、省科委

《肺癌人群定向普查与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市科委

《肺癌自杀基因靶向转导载体构建研究》 省卫生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对专业的贡献情况:

(1) 1994年2月起开展胸腔镜外科手术临床应用研究,至今已完成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微创伤胸外科4000多例,数量居全国首位。胸腔镜手术的系列研究已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医药

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以上均为第一完成人),并获得在2002年 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2) 1994年在国内率先开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3) 1996年开展胸腔镜肺气肿减容术,并提出其作用机制新解释。

(4) 1996年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针型胸腔镜手术

(5)1996年在国内率先开展胸腔镜胸腺切除术

(6)在国内率先用微创切口胸外科手术代替传统大切口手术,也已国内广泛推广;

(7)1999年3月成功完成亚洲首例同种异体气管移植手术;

(8)2003年完成华南地区首例成功的同种异体肺移植手术,迄今已经完成9例

获奖情况:

1. 1997年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电视胸腔镜手术临床应用研究;

2. 1997年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电视胸腔镜手术临床应用研究;

3. 1997年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气管外科手术临床应用研究;

4. 1998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5. 1998年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气管外科手术临床应用研究;

6. 1998年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专项奖;

7. 1998年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三等奖,并获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8. 1999年获广州市优秀专家称号

9. 2002年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10. 2002年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同种异体气管移植

组办会议及国家级的学习班情况:

1.组织广东省第一届胸外科学术会议

2. 组织第二届全国胸腔镜外科研讨会

3. 组织第三届全国胸腔镜外科研讨会

4. 组织1996年广东胸腔镜学习班

5. 组织第四届全国胸腔镜外科研讨会

6. 组织广东省第二届胸外科学术会议

7. 组织广东省第五届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

8. 1997年中美港胸腔镜食管癌手术研讨会

9.组织国家级继续教育课程<<微创伤外科手术学>>共14期

10. 组织广东省第三届胸外科学术会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