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尾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俗称“子鲚 ”,又称“鲚鱼”,属名贵的经济鱼类。它是温州的著名特产,是下饭佐酒的佳品。因其尾部分叉,短呈红色,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称。

温州历代相传,有“雁荡美酒茶山梅,江心寺后凤尾鱼”之说。每年三月,生活在浅海的凤尾鱼,就溯江而上,群集到江心孤屿四周的江面上。近郊渔民们便驾着子鲚船,撤网捕鱼。最多的是在江心寺后面的江中。此鱼腹内多子, 肉质细嫩,可以煮吃,但民间多用油煎,吃起来又香又脆,鲜美可口。

相传南宋状元王十朋(乐清人),曾在江心孤屿读书。因他勤奋好学,感动了东海龙王,特地送这种叫“子鲚”的鱼给他吃。“一袋凤尾鱼,万里思乡情”。温州侨乡的一些眷属,每逢凤尾鱼上市,就将它晾得半干,佐以茴香、姜椒、茶叶和食糖,然后将鱼泡熟,放在小竹篮上烘干,精制成鱼干,风味鲜美,香而又脆,寄给在海外的亲友,让他们分享家乡的温暖与馨香。侨胞们感动地称故乡凤尾鱼为“香(乡)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