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罢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选自【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原文】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橔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译文】范仲淹镇守邠州时,闲暇的时候带领下属和官员登上城楼准备酒宴,还没有举起酒杯,看见数十个穿着丧服的人正在筹办装殓之物。他马上派人去询问,得知是寄居在外的读书人死在了邠州,将要埋葬在近郊,下葬时入殓的衣服、棺材都没有备齐。范仲淹露出很伤感的样子,立即撤掉了酒席,给予了他们救济的重金,让他们能完成装殓这件事。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叹甚至有的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注释】1.邠(bīn)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在今陕西彬县。

2.僚属:下属的官吏。

3.觞(shāng):酒杯。

4.缞绖(cuī dié):丧服,此指穿着丧服。

5.营理:筹办。

6.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

7.赗敛(fèng lian):下葬时入殓的衣服。

8.椁(guǒ):棺材外面的套棺。

9.彻:同“撤”,撤去。

10.赒(zhōu):救济。

11.亟(jí ):通“急”,急忙,赶快。

12.怃(wǔ)然:失意的样子。

13.具:具备,齐备。

14.毕:结束,完毕。

15.暇日:空闲的日子。

16.具:备齐,准备完毕。

17.守:镇守。

18.卒:死。

19.殡:埋葬。

20.泣:眼泪。

文化常识谥号:文说的“范文正公”,即范仲淹,“文正”是他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或贵族、名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的褒贬的称号。范仲淹因为生前文学成就高,行为正直,故谥为“文正”,后世称“范文正”。他生前是没有这个称谓的。唐朝的韩愈谥“文”,后世称韩文公。这都是褒称。隋炀帝杨广因生前阴险残酷、穷兵黩武,故死后得恶谥曰“炀”。

【启示】表现了范仲淹体恤民生艰难、心系百姓疾苦的道德风范与人格魅力。

文中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句子:“亟令询之”;“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