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喇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地理位置

马喇镇位于东经108°51′,北纬29°17′,黔江区的东南角,相距主城42公里。东邻酉阳自治县细沙乡,南连金洞乡,西接濯水镇,北靠五里乡,东西宽14.5公里,南北长11公里。镇域面积91平方公里。现辖7个村1个居民委员会,共45个村(居)民小组。境内有土家、苗、汉三种民族混杂居住、共同生息繁衍,全镇5210户,191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02人),人口密度为209.7人/平方公里。现有四级公路与黔江主城区联系,并实现了公路村村通,镇政府驻地莲花居委。2006年马喇镇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中心镇”建设。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006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485万元,比2001年的2757万元增加4728万元,增加171.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131元,比2001年的1519元增加612元,增加40.3%;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农民存款余额突破5265万元,比2001年的1500万元上升3765万元,年均增长753万元。新镇成立以来,集镇面貌明显改观,城镇化率提高3.2%。扩大集镇面积0.032平方公里;新增建房面积0.68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面积达0.55公顷。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社会政治稳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马喇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

自然资源马喇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基本为沙壤土质,土壤肥沃,海拔600——1900米不等,东西两山高耸,南北中部丘陵地形,东边灰千山有3万亩的国有林场作为天然屏障。中间小河遍布,水源丰富。独特的高山立体气候,最适合优质水稻的生长。近年来,依托黔洲米业有限公司,立争将“马喇贡米”基地做大,质量做优,品牌做强,现有优质米基地5000亩,年销售优质米1000吨;这里是野生中药材生长乐土,镇内优质野生中药材有黄姜、天麻、枳豌、山萝卜、党参、萝卜七等数百个优良品种遍布其间,犹以枳豌、山萝卜、党参、天麻居多,特别是《中国药典》记载明代“医圣”张仲景所述中国最好的马喇竹叶紫胡还有所幸存。

风土人情

马喇拥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黄柏丫乱堡“迷宫”、幽幽峡谷与“群龙奔溪”是大自然赐予当地群众最好的礼物。迷宫的峰回路转与峡谷的幽静深邃在这里交相辉映。红军也曾在这里建立自己的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第三军,在贺龙、关向应同志率领下在马喇湖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逐家逐户退租、退押的赈济活动,在当地留下了感人的故事。至今仍保留着神秘的土家族巫文化:境内流传至今有如穿花、端工、请扫帚神、请背兜神等多种土家巫文化。本地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高炉号子”、“马喇花灯”也颇为流传。马喇原声态号子,来源于原始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马喇号子的“过街号”、“过河号”、“过桥号”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表现了在劳作之余的娱乐场面。听着这雄浑厚浊,野性十足的马喇号子,那声音仿佛在蓝天白云,山岗、土丘,临水的田畔回荡,一群劳作的农民正卷起裤腿,挽着衣袖,随着激昂号子无能运动作。

马喇镇在“十一五”期间将立足建设特色产业中心集镇,突抓中药种植,加大扶贫、旅游开发力度,在统筹城乡发展上率先实现小康社会建设。

马喇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总人口

10050

5029

5021

家庭户户数

3410

家庭户总人口(总)

10021

家庭户男

5008

家庭户女

5013

0-14岁(总)

2971

0-14岁男

1605

0-14岁女

1366

15-64岁(总)

6212

15-64岁男

2966

15-64岁女

3246

65岁及以上(总)

867

65岁及以上男

458

65岁及以上女

40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9540

马喇镇下辖村:

杉树村 龙溪村 高炉村 小万村

官庄村 香树村 印合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