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吊云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拉丁名 Picea brachytyla (Franch.) pritz.

中文名 麦吊云杉

拉丁科名 Pinaceae

中文科名 松科

保护级别 3

分布 河南(西峡)、湖北、四川、陕西(平利、岚皋、凤县)、甘肃(卓尼、舟曲)

现状 为我国特有种,分布于秦岭、大巴山山区及四川北部。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使这一树种资源急剧减少,森林面积日益缩小,现无大面积纯林,多呈零星散生成小块状。因林地环境恶化,残存母树结实稀少,天然更新困难,若不保护,有可能陷入濒临灭绝的境地。

海拔下限(米) 1500

海拔上限(米) 3500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以上;树皮幼时灰褐色,光滑,老则变为暗灰色,深裂成长方状块片;大枝平展,小枝下垂,具突起的叶枕,1年生枝细,淡黄色或淡褐黄色,无毛或微有毛,基部具紧贴而宿存的芽鳞;冬芽卵圆形或卵状圆锥形。叶在小枝上面密集,重叠而向前伸,在下面梳状排列,线形,扁平,长1一2.2厘米,宽1一1.5毫米,先端钝或尖,上面有之条白色气孔带,下面亮深绿色。雌雄同株,雄球花单生叶腋,下垂;雌球花单生侧枝顶端,具多数螺旋状排列,腹面基部生有2枚胚珠的珠鳞,背面托以小的苞鳞。球果下垂,长圆状圆柱形或圆柱形,成熟前绿色,成熟时淡黄褐色,长6一12厘米,直径2.5一3.5厘米;种鳞宽倒卵形或斜方状倒卵形,长1.4一2.3厘米,宽1.1一1.3厘米,先端圆或钝三角形;种于具膜质翅,连同种翅长约8一16毫米。

特性 分布区的气候温凉湿润,雨量较多,常年多云雾,年平均温8一14C,年降水量1300一5500毫米,相对湿度85%。麦吊云杉属浅根性、阳性树种,稍耐荫蔽,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黄壤、山地黄棕壤或山地棕色森林土和腐殖质丰富的半阳或半阴坡地带,生长良好。林内常混生少量铁杉Tsuga chinensis(Franch.)pritz。、眠江冷杉、青杄、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红烨、白烨、华椴等针阔叶树种。林下天然更新的实生苗生长好。花期2一5月,果期9一10月。

保护价值 木材坚韧,纹理细密,比重0.52。可供飞机、机器、车辆、乐器、建筑、家具、器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在其分布区内,宜选作森林更新或荒山造林树种。

保护措施 分布区内已建立卧龙、九寨沟、西峡老界岭等自然保护区,使麦吊云杉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在未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地方,应制订保护措施,严禁采伐,保护好母树及生境,促进其天然更新,并进行育苗、造林,扩大其栽培范围。

栽培要点 种子繁殖。圃地应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种子在播种前应进行选种、消毒、浸泡催芽等处理。当春季气温到8℃以上时即可播种,苗期应搭荫棚,入冬前应设置暖棚,防止冻拔。翌年开始萌动时,进行间苗、移植,一般培育4年即可出圃造林。建立种子园也很需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