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碑林手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88年12月,省工商局老干部、书法家聂毅向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写出报告,提议在玉笥山屈子祠旁建立屈原碑林,镌刻当代书画名家作品,以弘扬爱国精神,继承民族传统文化。1989年,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同意兴建。1990年10月,湖南省屈原碑林筹建委员会汨罗筹建领导小组成立,开始向海内外募集资金。1991年10月,中国湖南汨罗江屈原碑林建设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工程处、联络处,负责碑林建设的具体工作。碑林由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碑林位于屈子祠东侧,占地20亩,共分9个组合,采用亭、台、楼、阁、坛等古典建筑形式,彼此用碑廊勾连,以屈原忧国爱民、上下求索的精神为主线,将其全部作品串连,成为一个集书法、美术和古建筑艺术大成的有机整体。这些建筑均采用砖混结构,上盖黄色琉璃瓦,下铺白色花岗石;互相连接的碑廊长200米,共刊碑238块,均采用河南巩义市青石。1998年,汨罗市档案馆将屈原碑林的全部手稿401幅征集进馆。主要有薄一波、杨得志、张爱萍、楚图南、赵朴初、李铁映和著名书法家沈鹏、李铎、王遐举等书法作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