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碎片化的产生“碎片化”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形象性的说法。

什么是碎片化所谓“碎片化”,英文为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 有研究表明,当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在1000--3000美圆时,这个社会便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而这个过渡期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社会的“碎片化”: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瓦解了,代之以一个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

常见的碎片化有哪些技术领域的“碎片化”,如磁盘碎片整理:外交领域的“碎片化”,代表性就是独联体的“色彩革命”;社会领域的“碎片化”,首先是阶层的“碎片化”,在社会阶层分化的同时,各个分化的阶层内部也在不断分化成社会地位和利益要求各不相同的群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