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熹平三年残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此碑是1980年文博人员在文物普查时发现于山东台儿庄区张山子公社(现张山子镇),据悉此碑在文革前夕出土于官牧村的一座汉墓中,后被石匠截断充作石材。其余部分终未找到。

此残碑长86、宽33、厚13厘米,石质为青色石灰岩,虽泐蚀较严重,但尚可认读碑文。据碑上纪年,知此碑作于东汉孝灵帝(174年)时期。

此碑书法方峻古质,以方笔为主,辅以圆势,结体灵活生动,不拘成法。如“是”字上大下小,极似《张迁碑》上某些字的特点。“妻”字结体虽平正,但笔法起势、收笔处丰富多变。因此碑的时期处于东汉晚期,书法的审美趣味已与东汉鼎盛时期有所不同,已可在此碑的字体上见出某些书体演变的痕迹,如楷意。

由于此碑为近时出土,没有太多的椎拓行为,故字口锐劲,更多地保留了一些“原始”状态,对了解汉代的碑刻不无益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