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诊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遍诊法

遍诊法即《内经》三部九候法。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每部又分天、地、人三候,三而三之,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法。《素问·三部九候论》曰:“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以除邪疾。”。这是一种古老的诊脉方法。

具体部位

上部(头部)

上部上——两额之动脉(如太阳穴)以候头角之气。

上部中——耳前之动脉(如耳门穴)以候耳目之气。

上部下——两颊之动脉(如巨髎穴)以候口齿之气。

中部(手部)

中部上——手太阴(如寸口脉)以候肺。

中部中——手少阴(如神门穴)以候心。

中部下——手阳明(如合谷穴)以候胸中之气。

下部(足部)

下部上——足厥阴(如五里穴或太冲穴)以候肝。

下部中——足太阴(如箕门穴或冲阳穴)以候脾(胃)。

下部下——足少阴(如太溪穴)以候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