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即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有道是: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
蒋介石是“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领军人物,有了蒋中正的才能和野心才有了曾经煊赫无比的“四大家族”——“蒋宋孔陈”。
四大家族一说最早是由中共领导人瞿秋白在1920年代提出的,后来陈伯达在国共内战中写《中国四大家族》一文中指称四大家族借抗战为名聚敛民财,获得了多达200亿美元的财富。
此说法较多出现在1980年代前的国共对峙以及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大陆,带有敌视意义,现今已很少在大陆的主流媒体中,对他们的一些指责也缺乏足够的证据。
目前大陆学术界已经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正确,蒋宋虽有些家产,但从经济上考察微不足道。孔陈是大财团,虽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较多的挖了国有资产的墙角,但仍属于个人资本主义经济的范畴,和国家资本主义是不同的。
宋子文宋子文(1894年~1971年)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财政部长。原籍广东省文昌县(今属海南省)。1894年12月 4日(清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初八)生于上海。父宋嘉树早年留学美国﹐一度在上海当传教士﹐后改营工商业﹐同情和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宋子文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继入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1917年回国后受盛宣怀之聘﹐任汉冶萍公司驻上海总办事处秘书等职。1923年10月赴广州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英文秘书兼两广盐务稽核所经理。1924年 8月任中央银行行长。其后调任广东省政府商务厅长。后又升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兼任广东省财政厅长﹐整理财务颇有成绩。1926年 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央商务部长等职﹐负责筹措北伐军经费。蒋介石夺取国民党党﹑政﹑军大权时﹐他积极从财政上予以支持。1926年12月前往武昌。次年初先后任武汉国民政府委员﹑常委等职。
1927年4月﹐宋子文乘武汉政府派他往上海考察形势之机﹐与吴稚晖﹑白崇禧等策划反共清党﹐支持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并力促蒋﹑汪合流。蒋介石8月下野﹐12月同其妹宋美龄结婚。他竭力争取美国当权人物和江浙财团支持蒋介石重新上台。1928年2月蒋介石再次上台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宋被任为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随之任中央银行总裁。1929年3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以后又连任三届。1931年6月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九‧一八”事变后﹐曾多次发表演说﹐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12月与蒋介石同时下野。1932年宋子文再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一度代理行政院长。1933年10月后﹐辞去政府职务﹐专门从事财政金融活动。次年4月兼任中国银行董事长。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宋赞成和平解决﹐与宋美龄往西安同张学良﹑杨虎城及中共中央代表等进行谈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国共联合抗日作出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国民政府到重庆﹐任中国银行董事会主任等职﹐拥有巨大经济实力﹐操纵著国民党的经济实权。1940~1942年充当蒋介石常驻美国代表﹐为蒋争取美援﹐第一次获一亿美元借款﹐第二次签订租借协定﹐获五亿美元借款。1942年10月返国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1945年 4月同中国共产党代表董必武等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旧金山会议。6月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1946年 1月任国民党最高经济委员会委员长。10月再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竭力劝说美国杜鲁门政府出钱出枪﹐多方支持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1947年9月为蒋介石谋取退路﹐宋改任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11月兼任蒋介石广州行营主任等职。
自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宋子文利用政治特权发展官僚资本﹐先是控制中央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货币﹑公债以及通货膨胀等手段掠夺财富﹐后以开设棉业公司﹑垅断对外贸易等手段聚集钱财。经过抗日战争时期发国难财和战后接收敌伪产业等办法积聚起巨额财富﹐同蒋介石﹑孔祥熙和陈立夫﹑陈果夫合称为“四大家族”﹐是中国官僚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1949年1月去法国﹐随后侨居美国纽约。1971年4月25日病逝于美国旧金山。
孔祥熙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的孔祥熙,为宋庆龄、宋美龄大姐宋霭龄丈夫。青年时期经贸有术,在家乡山西太谷拥有一定资财。1927年 4月投靠蒋介石集团,并促成蒋(介石)宋(美龄)联姻,从此官运亨通,历任工商、实业、财政等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孔主管财政达11年之久,对币制改革、支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及支撑抗战财政,有过一定的贡献。但孔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1944年11月即被迫去职,从此离开政坛。
陈果夫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CC系首脑。原名祖焘。浙江吴兴人。1892年10月27日(清光绪十八年九月初七)生。陈其美之侄。幼年在长沙明德学堂读书。1907年入浙江陆军小学堂,受陈其美革命活动影响,加入同盟会。1911年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辛亥革命爆发后,赴武汉参加革命军,后随陈其美参加讨袁斗争。1918年起在上海经商,与蒋介石等从事交易所投机买卖。1924年黄埔军校创办后,在上海为军校招募新生兼采购物资。1926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代部长,掌管国民党党务,排斥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1927年春积极参与蒋介石“清党”反共。他曾几度出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是第三、四、五、六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长期掌管国民党党务。他培植亲信,排斥异己,控制各级党部,竭力把国民党变成蒋介石进行独裁统治的工具。与其弟陈立夫组织“中央俱乐部”(Central Club),后来形成为一个很有权势的CC系。他们把中央组织部调查科扩充成为一个庞大的特务系统,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从事反对共产党、迫害进步人士的活动,并对付国民党内反蒋派系的抗争。
陈果夫在国民党政府中历任要职:1928年任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副院长,1932年任导淮委员会副委员长,1933年任江苏省政府主席,1938年任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1939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三处主任。
陈果夫利用政治特权发展官僚资本,先于 1935年控制中国农民银行。抗日战争期间在川、云、桂等省兴办和投资许多企业;抗战胜利后主持经营“党营生产事业”,接管大批敌伪资产,开办公司、银行等,还将文化、新闻、电影、广播单位改为“党营”。他先后担任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中央合作金库理事长、土地开发公司理事长、中央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合称中国四大家族。1949年去台湾,1951年8月25日病逝于台北。一生写有各种体裁的文字一百九十余万字,台湾当局将其编成“全集”十册。
陈立夫(1900年—2001年)浙江省吴兴县(现湖州市)人,名祖燕,号立夫。陈果夫之弟。其二叔陈英士(陈其美)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与蒋介石关系密切。陈果夫及陈立夫是国民党重要人物。陈立夫曾任蒋介石私人秘书,长时间主持人事及组织工作,亦是国民党党内安全特务机构: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中统)的始创人。在国民党内部,陈立夫和陈果夫的派系被称为“二陈”或者CC系。1948年陈立夫曾到美国为杜威助选,结果杜威落选,而国民党亦因而开罪上台之杜鲁门。1949年到台湾後,蒋介石为整顿在台势力,陈立夫难以在台立足,离开政坛去美国新泽西州定居,以经营农场养鸡、卖皮蛋、粽子等食品为生。晚年回台湾后也多做文化上的工作,不在政坛上有决定性影响。但因是国民党元老,仍很受尊敬。
二、红楼梦中的贾史王薛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是指以贾府为首的一个封建官僚集团。他们势力庞大,都名列当时的“护官府”之中。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正因如此,才有“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而这四大家族的内部渐现腐败,各人都在想尽办法搜刮家族的油水,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不好好谋划如何能使家族更好的发展壮大。贾史王薛的后代不是好色贪财,就是欺压百姓,事后用金钱摆平一切。家中也没有几人有值得称道的经济头脑,使得家族外强中干,以至于探春的经济改革也没能力挽狂澜,免不了树倒猢狲散的下场。
【四大家族奴仆表】一、宁国府:
1、贾珍——尤氏:银蝶儿 万儿 来升 喜儿 寿儿 栓儿
2、贾惜春:入画 彩屏 彩儿
3、贾蓉——秦可卿:瑞珠 宝珠
4、未具体标明哪房的:焦大 王兴 潘又安
二、荣国府:
1、贾母房中:鸳鸯 琥珀 鹦鹉 珍珠 翡翠 玻璃 靛儿 傻大姐 文官
2、贾赦——邢夫人房中:秋桐 费婆子附:邢岫烟的丫头:篆儿
3、贾政——王夫人房中:金钏 玉钏 彩云 彩霞 绣鸾 绣凤 小霞
附:赵姨娘房中:小吉祥儿 小鹊
4、贾琏——王熙凤房中:
平儿 丰儿 小红( 原贾宝玉的 ) 彩明 善姐 彩哥 来旺妇(凤姐陪房)
昭儿 旺儿 隆儿 兴儿 庆儿 王信
5、迎春房中:司棋 绣橘 莲花儿
6、李纨房中:素云 碧月

7、元春带走的:抱琴
8、贾宝玉——薛宝钗房中:袭人 茜雪 晴雯 麝月 秋纹 碧痕 绮霰 蕙香(后改四儿 ) 檀云 坠儿 佳蕙 春燕 五儿 良儿 芳官莺儿 文杏 蕊官
男:李贵 茗烟(后改焙茗 ) 扫红 锄药 墨雨 引泉
9、探春房中:侍书 翠墨 小蝉 艾官
10、林黛玉房中:王妈妈(奶母 ) 雪雁 紫鹃 鹦哥 春纤 藕官
三、史府:
11、史湘云房中:翠缕 周奶妈 葵官
四、薛府:
12、薛姨妈房中:同喜 同贵
13、薛蟠——夏金桂房中:香菱(后改秋菱 ) 臻儿 宝蟾 小舍儿
14、薛宝琴房中:小螺 豆官
附一:荣国府管家名单:
赖大:荣府总管 赖大家的:荣府女管家。
林之孝:荣府管家,负责银库帐房。 林之孝家的:荣府女管家。
周瑞:荣府管家,负责收租 周瑞家的:荣府女管家王夫人陪房,负责女眷出门。
吴新登:荣府管家,负责库房总管。 吴新登家的:荣府女管家。
王善保:荣府管家。 王善保家的:荣府女管家,邢夫人陪房。
钱华:荣府买办。 戴良:荣府包头
附二:宁府管家表:
赖升:宁府总管 赖升家的:宁府女管事。
乌进孝:庄头。俞禄:宁府小管家。
附三:荣府其他奴仆:
男仆:金彩:鸳鸯之父,在南京看房子。 金文翔:贾母买办,鸳鸯之兄。
包勇:原甄府仆。 鲍二:后为贾琏心腹。郑好时 张材 郑华 多官儿来喜钱槐
女仆:柳嫂子:厨娘,五儿之母。 秦显家的:看夜的。
夏婆子:打扫大观园的。 老祝妈、老田妈、才叶妈:管理园内花圃的
三、应试学习催生高校“四大家族”“四大家族”成为高校主流人群
从大一到大四,大学期中期末都有考试,许多老师还会随机布置论文,这意味着,大学生已经有了一系列的考试任务。然而,在这些“规定动作”之外,他们又给自己布置了“自选动作”。教育专家分析,沉溺于“应试学习”的群体,可以分“四大家族”——
“考公一族”
据记者调查,很多高校的准毕业生在公务员考试前3个月甚至半年或更长时间,就开始买来各类公务员应试书籍,步入漫长、忙碌、封闭的备考之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某系大四学生小秦,备考期间早上6:40就到图书馆门前排队占座,晚上10:30回宿舍,这种状态从9月份一直坚持到11月30日公务员考试前一天。像小秦这样全副身心用在备考上的学生大有人在。
“考研一族”
“考研一族”的持久战,往往比考公务员一族准备更早,许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决心把4年的光阴投入考研。山东和河南的一些高校,已经成为批量生产考研学生的基地。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前几天,备战已进入白热化,有人通宵不回宿舍,干脆把生活日用品也拿进了自习室。
“寄托一族”
许多高校里流传这一说法:“大学时代要有‘寄托’”。“寄”是指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托”是指托福(TOEFL)。它们的高分成绩是申请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的前提。大学生出国并不容易,即使“寄托”成绩不错,还要等国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以及大使馆的签证。许多人或时运不济,或功亏一篑,却荒废了自己的母语,结果连写封家信都错字连篇。
“考证一族”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许多高校学生为了增加求职成功的砝码,便一窝蜂地去参加各类技能证书的考试。复旦大学团委曾做过一项题为“当代大学生学习需求”的调研,结果显示:60%的大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班,内容涉及第二外语、计算机、专业技能等。据有关方面统计,参加考证的学生已占高校在校学生总数50%以上。中国人民大学的大三学生李某现在拿到的各类证书已不下10种,但他自称还算不上真正的考证族,有的同学考得更多,“多考几个证,将来找工作自然增加不少资本!” 这“四大家族”,已成为高校校园里的主流人群。在北京,一些高校图书馆内,各类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证书考试、托福、GRE考试参考资料的外借率达到70%。高校周围书店里热卖的则几乎全是考研、公务员、培训考证以及托福、GRE等参考书。书店的服务人员说,这些书最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