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拉丁名:Manglietiastrum sinicum Law
中文名:华盖木(hua gai mu)
拉丁科名:Magnoliaceae
中文科名:木兰科
保护级别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分布云南
文山州(西畴、马关)
红河州(金平)
现状稀有种。华盖木目前仅见于云南西畴法斗。因历年砍伐利用,现仅存6株大树。由于花芳香,开放时常被昆虫咬食雌蕊群,故成熟种子甚少,即使种子成熟,亦由于外种皮含油量高,不易发芽,而影响天然更新。若产地森林继续破坏,或残存植株被砍伐,就有绝灭的危险。
海拔下限(米):1300
海拔上限(米):1550
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高可达40米,胸径达1.2 米,全株各部无毛;树皮灰白色;当年生枝绿色。叶革质,长圆状倒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5~26(~30)厘米,宽5~8(~9.5)厘米,先端急尖,尖头钝,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侧脉13~16对;叶柄长1.5~2厘米,无托叶痕。花芳香,花被片肉质,9~11,外轮3 片长圆形,外面深红色,内面白色,长8~10厘米,内2轮白色,渐狭小,基部具爪;雄蕊约65枚,花药内向纵裂;雌蕊群长卵圆形,具短柄,心皮13~16枚,每心皮具胚珠3~5枚。聚合果倒卵圆形或椭圆形,长5~8.5厘米,直径3.5~6.5厘米,具稀疏皮孔;蓇葖厚木质,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圆形,长2.5~5厘米,顶端浅裂;种子每蓇葖内1~3粒,外种皮红色。
特性华盖木生长于山坡上部、向阳的沟谷、潮湿山地上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产地夏季温暖,冬无严寒,四季不明显,干湿季分明,年平均温16~18℃,年降雨量1200~18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5%以上,最高达90%左右;雾期长,年平均霜期只有8.6天。土壤为由砂岩和砂页岩发育而成的山地黄壤或黄棕壤,呈酸性反应,pH值4.8~5.7。地被物和枯枝落叶腐殖质层深厚达10~20厘米,有机质可达20%以上。华盖木为上层乔木,树冠宽广,根系发达,有板根。
常与大叶木莲Manglietia megaphylla Hu et Cheng、云南拟单性木莲Parakmeria yunnanensis Hu、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 Hemsl.、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nsl.、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Roxb.) Burtt et Hill.、假吴茱萸叶五加Acanthopanax evodiaefolius var. pseudoevdiaefolius Feng、马蹄荷Exbucklandia populnea (R.Br.)Chang、檫木Sassaffras tzumu (Hemsl.) Hemsl. 等混生成林。华盖木开花结果较少,每隔1~2年开花一次,花枝不多,结实率亦低。花期4月下旬,果期9~11月。
保护价值华盖木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是木兰科亚科顶生花木兰族Magnolieae中的原始类群,对木兰科分类系统和古植物学区系等研究有学术价值。树干挺拔通直,木材结构细致,有丝绢般的光泽,耐腐、抗虫,是滇东南珍稀的用材树种。花色艳丽而芳香,可选为庭园观赏树种。
保护措施建议在产地建立森林保护区,严禁砍伐残存植株,并加以特别的保护,并组织有关单位采种育苗,引种栽培。
栽培要点10~11月采种,采回后将种子外种皮洗除,然后用水冲洗干净,晾干后随即播种。不能秋播的地区,将种子放在湿沙中层藏,翌年2~3月播种。种子一般在20~30℃时发芽,播种后30~50天苗出齐,苗期要遮荫。苗床最好用沙质土或腐殖质土,播种后土壤要保持湿润,但切勿多浇水,以免种子霉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