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汇】矫饰

【注音】jiǎo shì

【释义】①整饬;整改。②造作夸饰,掩盖真相。

【出处】①《荀子·性恶》:“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②《新唐书·杨炎传》:“初, 炎 矫饬志节,颇得名。”③《后汉书·章帝纪》:“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④《新唐书·朱朴传》:“与朴皆相者孙偓……偓性通简,不矫饰。” ⑤明·屠隆 《昙花记·遍游地狱》:“只因近日士大夫迷真逐假,矫饰欺人。”

【示例】当代·殷谦《晚风集》:“‘坏’男孩只是他们的一些做法稍有出格或不合传统规范,美国人也许看得惯,中国人则看不惯。其实‘坏’男孩常常成功的真正原因我想无非是‘他’的行为破坏了女性或人类自己设置的某种虚伪的‘矫饰’,使女孩复归大自然,使她活得更潇洒、更快乐、更超脱、更随心。‘坏’男孩多是更人性化了的‘大孩子’,‘他’常能唤起女孩的母性和柔情,所以他能得到女孩的垂青。”(殷谦·随笔集《晚风集》318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