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教授王金兰,东南大学物理系教授 女,1973年生,湖南沅江人,东南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1999年9月-2002年1月,在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2002年10月-2004年12月在南京大学物理系微电子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美国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化学部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回国任东南大学物理系教授。目前的研究方向为团簇科学与纳米结构、计算凝聚态物理和新材料设计。
王金兰自1999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低维纳米结构包括团簇、纳米线、纳米管的理论研究,首次从理论上证实了TMn(ferrocene)n+1三明治团簇的稳定性,并预言了其特殊的电磁性质(高的磁矩以及半导体特性);首次发现V-Bz三明治团簇由于Jahn-Teller效应出现螺旋结构及其独特的红外振动频谱,成功的解释了其铁磁特性的物理根源;发现中等尺度的Au(38-56))团簇有两种生长模式:空笼型结构和密堆结构,两者相互竞争,在n = 50时,其笼型结构比密堆结构稳定,其稳定性来自于其芳香性,并且发现往Au20笼形结构里填充一个由过渡金属小团簇时,可以获得稳定的球形二十面体,且Mn13-的填充导致团簇的总磁矩成数量级(20倍)的增加,而Co13-的磁矩则减少,还发现Au纳米线的融化是从内部开始向两端扩散,完全不同于块体和团簇的热力学行为。提出了遗传算法与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相结合的思路,提供了一套在第一性原理精度上确定中等尺寸纳米材料的结构的可行方案,该方案已经成功应用于不同团簇体系的计算中;获得了中等硅团簇富氏填充笼形结构的生长模式,首次发现硅团簇和碳团簇间的“相似性”。提出了经验的填充原则,为有效地寻找中等尺度的硅团簇的结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王金兰老师说:“玉器是传儿不传女的,这是行内不成文的规定,在那个时代,我一个女孩子是无论如何也不允许学习玉器雕刻的。如果学,也必须是招上门女婿,让女婿学。所以虽然我从小就喜欢玉器,但是我从来没有奢望过自己可以
进入玉器行业,所以我感谢周总理,因为他,我才可以与玉器相伴了大半生。”
王老师显得很激动,作为第一代学习玉器雕刻的女孩子,提起学习玉雕的往事,那份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那是50年代,文化革命时期,国家换外汇,但是代价比较高,一辆卡车的自行车换来的东西和一个“仕女”人换来的东西一样。周总理知道这中情况后,就对相关人士说:“为什么不直接拿仕女人去换外汇?”
“现在的玉雕行业不允许女的进入,生产能力比较弱,仕女人的生产量也很小。”
掌握情况后,周总理就下了指示:从现在起,子乘父业,只要父亲够“艺人”资格,无论男女都可以跟着学习玉雕。这个消息让王金兰兴奋不已,女孩子可以学习玉雕了,那不是说学自己终于可以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了吗?王金兰按耐不住自己的迫切心情,就以送被子为借口来到了父亲工作的地方。
她怀着忐忑的心情问父亲自己是否可以学习玉雕,父亲半天没有说话,只是一直盯着王金兰。王金兰几乎紧张的不能呼吸了,看着父亲严肃的表情,觉得自己是没有希望了。想到这里眼泪便夺眶而出。然而,父亲竟然同意了,只是说了一句话:“要做,你就做最优秀的!”这句话成了王金兰一生的座右铭,为了这句话,王金兰在玉雕行业兢兢业业了近50年。
父亲同意她学习玉雕后,就开始寻找合适的师傅,因为那个时候不懂设计是不允许带徒弟的。而且当时,门派之间比较严格,是不可以随便认师傅的。最终,14岁的王金兰进入北京第一玉器社工作,师从老艺人王永海琢玉和设计。57、58经过近两年的辅助设计年的学习, 同时,又经工艺美术家潘秉衡、王树森的指点,业务能力显著提高。1960年就担任了北京玉器社人物车间设计。
但是玉雕界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很多师傅教徒弟的时候是有很多保留的,不用心是根本不会学习到师傅的真本事的。而且教的过程也比较保守,一般只让看成型的,根本不会交给你怎么雕刻,师傅不在的时候你不允许看他的东西。这样的情况让刚刚开始学习玉雕的王金兰有点丧气,但是想到父亲的话,她又马上振作起来。为了学习到真本领,她每天都利用帮师傅倒水、拿工具的机会偷偷记下师傅的手法和作品的样子,下班后自己揣摩。
当时的工资只有18元,除了必要的吃喝,她都用来买小人书,每天晚上9点熄灯后,她都在被卧里“偷”着画白天师傅的作品和小人书上的人物。这样的刻苦学习终于有了回报,1972年,王金兰成了北京第一玉器社人物车间主任。
但是勤奋的王金兰并不满足这样的成绩,她学习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她一直坚持文化课的学习,她见人就说,我文化基础薄,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其实她的文学修养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因为50年来她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除了自学,王金兰还去很多著名大学进行了正规的学习: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人体结构,为后来的人物设计和进入大学做老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把佛教人物雕刻的更加精致,到厦门大学学习佛学;更加可贵的是,1995年,已经53岁的王金兰还到北京老年大学学习国画,色彩搭配,让人敬佩。孜孜不倦的学习给了她无限的荣誉:
曾经被评为福建省“三八”红旗手。
曾被广大侨胞和乡亲们称为惠安县“玉雕之母”。
被北京市工艺美术品总公司授予工艺美术师称号
2004年6越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人事教育部授予“一级/玉雕高级技师”称号,2004年又被聘为“国家职业技能坚定高级考评员”。
获得的荣誉越来越多,但是王金兰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 “要做,你就做最优秀的!” 父亲的这句话一直鼓励着王金兰在玉雕之路上前行。
居住福建11载,造福一方人
玉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玉器是属于整个中国的,王金兰老师说,那里的玉器发展需要她,她就到那里去。1987年王金兰应邀来到了福建省惠安县担任“惠安工艺美术技校”校长兼讲师。学校共举办三期,每期60余人,学期2年,约200学员,目前已经成为福建、河南等地玉雕、石雕的骨干力量。尤其是王金兰把玉雕的技艺引入石雕中,大幅度提高了石雕产品的工艺水平和生产速度。如:石雕产品过去不可以制作碗和壶,更不可以做活练和活球。更重要的是王金兰利用惠安的天然的“青焦石”制作出的壶,不打磨抛光,保留了自然的风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这种壶的成本很低,但是售价高达两三千元,为惠安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惠安工艺美术技校的开办,提高了石雕产品的艺术价值,使现在的石雕产品可以和玉雕产品媲美,技校学生设计和制作的产品,每年为惠安县创收上亿元的产值,并安排了大量的青年就业。
福建惠安的海外同胞很多,王金兰利用这个优势,积极与祖籍惠安的海外人士联系,号召他们支援家乡的建设,帮助家乡摆脱贫困的状态。为了促进福建惠安石雕产品的销售,王金兰还担任了福建省惠德旅游公司的副董事长和总经理,为惠安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广大侨胞和乡亲们称王金兰是惠安县“玉雕之母”。王金兰曾被评为乡、县先进工作者和福建剩“三八”红旗手。
福建省的寿山石雕刻技艺,一直是手工刀雕,雕琢速度很慢。王金兰把机雕引进印石行业,开料、造坯等都改为机雕,不仅大大加快了加工的速度,而且包玉雕技艺和石雕揉为一体,促进了中国印石技艺的发展,也为惠安走出福建、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提供了条件。
1989年王金兰女士应邀请到华安县考察,认定华安石硬度高、彩色多与品像好,发展潜力巨大。在孙孔强县长的支持下,开始大灶“九龙碧玉”品牌,培养出一大批玉雕技艺人才,成为华安玉雕的种子,且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该县的一个支柱产业,每年为该县创造上亿元的收入。人们都说,这是政府引进王金兰给大家造的福。
王金兰终生与玉为伍,有着和玉一样高尚的品格,这种品格在福建惠安得到了最大的升华,诠释了王金兰如玉般高尚、纯洁的心灵。
走进大学、继续玉雕人生
玉雕行业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一直以来,由于是师傅口传心授的方式,而且受到传男不传女的影响,到现在玉雕人才依然很匮乏。建立专门的学校培育玉雕人才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北大资源美术学校的开办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为玉雕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学校开办了,传统工艺----玉雕专业开始招人了,但是,面对玉雕行业人才匮乏的现实,教师人才去那找?这是摆在院长周冬阳女士面前的首要问题。经过暝思苦想,王金兰的面孔突然闪现在她眼前,这个有着多年实践经验和深厚理论基础的人,不正是最合适的人选吗?就这样,王金兰走进了北大资源美术学院,成了传统工艺系的主任。
谈到自己的教师身份,王金兰显得无限感慨:“把玉雕行业发展光大,是我多年的梦想。今天成为北大资源美术学院的老师是我实现这个梦想的一个新的起点,相信有了大学的系统教育,玉雕行业的未来一定很乐观。”王金兰老师说,这是第一次把玉雕行业纳进大学的教育体系,第一次进行这样系统的学习,不在简单的雕刻玉器作品,而是给每件玉器作品融入生命,雕刻出作品的独特风格。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的文化素质,学校的所有课程都是资源共享的,都是互为基础的。学校设有史学系、文物系、雕塑系、汉字艺术系等,传统工艺系的学生必须跟这些系的学生上大课,就是为了了解中国不同阶段的文化背景,为将来从事玉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王金兰不仅要求自己所带的学生必须上大课,系统的学习文化课程,而且还为自己所带的13名学生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设计,如何制作。王金兰老师说,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可以培养出真正的玉雕人才。而且现在是一个市场化的社会,学生早晚要走想社会,从一开始就应该教育学生面向市场,实行个性化教育。实现“我所做的,就是市场需要的,”而不是“我所做的,是市场必须接受的”,从而教育学生树立市场观念。现在很多在校学生都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设计制作产品。正是因为这样出色的表现,王金兰招来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就都被相关企业预定一空,全部找到了工作。
王金兰在教育行业的第一步就走的这样精彩,我们预祝她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一路走好,桃李满天下!
见义勇为的英烈王金兰,女,广洋湖镇肖家村人,系陈德金妻。1981年秋,陈德金带领妻子王金兰,弟媳刘胜英到连云港一带捕鱼。9月30日晚,渔船停泊在蔷薇河边。次日凌晨,陈德金被“捉贼”的喊声惊醒,他立即上岸帮助堵截罪犯,王金兰,刘胜英紧随其后。在与窃贼搏斗中陈德金腋下被罪犯猛刺一刀,伤及要害,但他仍紧紧缠住罪犯不放,用尽力气呼喊“捉贼”。王金兰,刘胜英亦冲上去与凶犯搏斗。王金兰肝脏被凶犯刺中一刀,她捂住伤口,追赶凶犯,终于倒在血泊中。刘胜英亦被凶犯刺中肝脏,在送往医院途中牺牲。
是年,中共宝应县委,宝应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向陈德金、王金兰、刘胜英革命烈士学习的决定》。
京剧演员王金兰,男,京剧青衣演员。号俪笙;北京人。
出国顺堂,隶三庆部。
出生:1853年1月13日,咸丰二年(壬子)十二月初五日
全国教育系统劳模王金兰,女,河北沧州人。曾历任河北沧州第二师范学校教师、沧州师范学校团委书记。现任沧州市第二幼儿园园长。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北省十佳幼儿园园长。2009年10月1日参加国庆观礼,是河北省教育系统唯一受邀的观礼者,也是全国幼教系统的唯一代表。
主要事迹:沧州市第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王金兰,1990年从原沧州师范学校团委书记平级调到二幼主持工作以来,她不畏艰难,大刀阔斧地改善办园条件,推进幼儿园管理改革,大力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赢得了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好评。获河北省十佳幼儿园园长、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优秀教育工作者,沧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沧州市十大女杰等称号,四次荣记二等功,破格晋升中教高级职称。
作为一名园长,她始终牢记陶行知先生“一个校长就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这句话,不等不*,超前谋划幼儿园的发展,不断为幼儿园提出新的更高的发展目标,并一如既往地带领幼儿园的全体“娘子军”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去实现。1995年,多方筹资20多万元,率先在全省安装了以卫星闭路电视为主体的综合电教系统,建立了幼儿微机室;1997年,克服种种困难,为教师建设两栋宿舍楼;2000年,自筹部分资金,建设了一栋面积7000平方米,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保教大楼,同时又集资70万元,进行室内装饰、添置20架钢琴、购置全套不锈钢炊事机械等;2004年,教工集资近50万元,软化地面,添置大量玩教具。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安全化、教育化、儿童化的成长环境。
她把办园思想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当作大事来抓。强调幼儿教育必须以幼儿为本,让幼儿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为幼儿的终生发展服务,确立了“让幼儿拥有快乐时光,为幼儿构筑成功希望”的教育理念,统领全园教工的思想;针对无视幼儿个性发展和小学化倾向等弊端,组织全园教工和全体幼儿家长开展尊重幼儿大讨论,并把认识统一为“五多”、“五应”(五多: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平等,多一点引导,多一点鼓励。五应:幼儿有自己的权利,应受到保护;幼儿有独立的人格,应受到尊重幼儿有发展的差异,应因材施教;幼儿知识经验不足,应允许出错;幼儿有安全的需要,应予以关爱);她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先后引进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和蒙台梭利教教育思想,在河北省率先办起了蒙台梭利教教育混龄实验班,并请美国华盛顿蒙台梭利教师培训中心主任到二幼来讲学。
王园长不仅有较好的政治责任感,更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她一直用全部的精力为幼儿园的发展和建设默默地奉献着,把忠心献给事业、把放心留给家长、把爱心献给孩子、把无怨无悔的心留给自己。
她把科研兴园作为自己的办园方略,狠抓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她指导教师根据本园的教育理念构建自己的教材,把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自主创新教育等内容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来实施;幼儿园承担了河北省十五科研课题《优化幼儿教师、幼儿、环境互动关系研究》、《电化教育在幼儿保教工作中的应用》、《培养幼儿的成功感》;她注重从幼儿园的工作中选择园本科研课题,通过《优化幼儿园服务工作的研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班组建设研究》等课题研究,有效地提升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她以建设合作型、学习型、创新型、廉洁型领导班子为目标,以身作则,勇于奉献,打造了一个讲团结、有战斗力的班子;她把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有机结合,以严格的制度约束人,以真挚的情感感染人,为教工创造公平的工作环境和展示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教师干得舒心,有激情,有奔头,营造了团结合作、爱园如家、艰苦创业、勇于进取的园风,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幼儿园《全员工作量化评价办法》被收入《河北省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中,在省幼教系统推广;她倡导并积极开展幼儿园文化建设,幼儿园饮食文化得到了省卫生厅领导的充分肯定,获省饮食卫生A级单位称号,成为沧州市学校饮食工作的标兵。
为有效开展幼小衔接研究,她创办了沧州成功学校,研究幼儿园、小学、中学十五年一贯制教育。她积极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服务于沧州建设,以幼儿园为基地,创办了沧州市幼儿园师资培训中心;与高等院校联合,开办了全日制幼儿教师中等职业教育,为当地幼儿教师资源的储备和提高搭建了平台;2003年为支援黄骅大港建设,成立了神华黄骅港务公司沧州二幼分园;与六县市幼儿园结为帮扶对象,为全市幼教的发展效力。
目前,在王金兰园长的带领及全园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沧州市第二幼儿园已拥有23个教学班,800多名幼儿,是河北省示范幼儿园,被国家教育部等四部委授予全国校园歌曲、集体舞创编、表演、推广先进集体,荣获河北省文明单位、电化教育示范幼儿园、教育科研先导型示范幼儿园、河北省卫生厅、教育厅授予“学校卫生先进集体”,河北省妇联授予“先进女工集体”和多项省、市级荣誉称号。她本人获河北省“十佳幼儿园园长”、“河北省巾帼建功标兵”、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沧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沧州市十大女杰”等称号,四次荣记二等功,破格晋升中教高级职称。2003年为支援黄骅大港建设,成立了神华黄骅港务公司沧州二幼分园,与六县市结为帮扶对象。筹建了“幼儿教育研究与资源中心”,为全市幼教发展尽力。
如今,已不再年轻的她,亲切慈爱中依然透出孩子般的纯真,几十年如一日,她情系幼教,终身无悔,她用年轻的心憧憬着幼儿园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