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明周臣柴门送客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私人收藏
【文物现状】南京博物院藏
【简介】
纸本,淡设色,纵:121厘米,横:57厘米。
此图以封建文人的隐居生活为表现题材,反映了士大夫寄情山水,志耽林泉的闲雅情趣,画面描绘的是主客二人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感人情景。在表现这类隐逸生活题材时,画家不同于元明文人画那般追求荒率空寂的意境,而是赋予雄伟恢弘的气势,有着自己的艺术特色。周臣的山水画脱胎于李唐和马夏,但他并不囿于宋代院体画的程式,而山雨摄取文人画家某些布景和笔墨的长处,形成结构严谨而气脉流动、造型真实生动、笔力刚劲峭厉、墨韵充足的风格。
该图以杜甫《南邻》诗中[相送柴门月色新]句意入画,描绘了杜甫和锦里先生真挚的友情。二位知心好友谈兴极浓乃至[竟日淹留],直到月上东山方才告别。树石皴法将披麻、钉头、斧劈巧妙结合,用笔苍劲爽利,人物形象质朴传神,线条刚柔相济,墨色浓淡相宜,是其精心之作。
周臣 明 吴(今江苏苏州)人。画山水师陈暹(1405-1496),於宋人摹李、郭、马、夏,用笔纯熟,所谓行家意胜耳。若与戴进(1388-1462)并驱,则互有所长,未知其果孰先也。亦是院体中一高手。兼工人物,古貌奇姿,绵密萧散,各极意态。初臣以画法授唐寅(1470-1523),及寅以画名,或嬾於酬应,乃请臣代作,非具眼莫辨也。嘉靖十四年(1535)作长江万里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