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基本概况禾丰乡位于开阳县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乡,东与南江布依族苗族乡接壤,南与乌当区羊昌镇毗邻,西接修文六屯乡,西北与双流交界,北连城关镇。距省城贵阳60公里,距县城开阳28公里,总面积为83.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701亩,全乡辖6个村1个居委会113个村民组,总人口16414人,有布依、苗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6%。
布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其历史源远流长,远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黔中地区,是贵州的土著民族。商周时期,我国南方就住有蛮、越、浦等民族,史称“百越人”,禾丰布依族同源于古“百越人”中西瓯,骆越支系,魏晋南北朝至唐代时期称蛮僚,八番、元、明清时期称“仲家”、“夷家”、“水家”、“土家”。 禾丰布依族向来以土著民族自居,称“土家”,把汉族称为“客家”(即外来人)。全乡主要居住有陈、罗、姚、王、韦、李、花、程、龙、班、杨、黄等姓氏布依族同胞,其中又以陈、罗、姚、王、韦姓为主。布依族人口5000余人,占全乡人口比例为30%。禾丰布依族在族源和家谱记述中,大多说自己的祖先是洪武年间(1368—1398)调北征南时从江西湖广随军而来,这种“外来说”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历史统治者一贯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如“土人”不得任用为官,不准参加科举考试等等,于是,布依族的上层人物,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出路,利用与外来汉族的关系“同姓联宗”,被迫隐瞒了自己的族籍和祖籍;二是同化于布依族的外来汉族官兵中,文化比较发达,于是利用他们的文化优势,在家谱记载中强戴上自己的原籍,把自己说成是布依族苗族的主体,天长日久,讹传至今,现禾丰乡马头寨原本是同族同姓同宗,但有的报为汉族,有的报为布依族,原因均出于此。
禾丰布依族乡位于开阳县城南28公里,距省城贵阳60公里(贵开高等级公路联通后,仅48公里),东接南江乡、南连乌当区羊昌镇、西与修文六屯乡接壤,北紧邻城关、双流两镇,民国时期乡公所设在猴场街上,1953年建乡政府于典寨。1984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新建了开阳县清河区禾丰布依族苗族乡,1992年与穿硐乡合并组建现在的禾丰布依族苗族乡。
乡政府驻地是一个有千余亩良田被群山环抱的盆地,清澈的清龙河绕坝而过,素有“玉水绕金盆”之称。海拨高度900米,平均气温15.3℃,年降雨量1120毫米,无霜期315天。土壤含有硒元素,是开阳县富硒中心地带,所生产的富硒茶叶、富硒大米、富硒蔬菜、富硒花生等在省内外已小有名气。距乡政府西南方向0.5公里的马头寨是元、明水东土司总管府所在地,现元、明、清代古建筑群保存较完好,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乡政府西北的香火岩峡谷景区是省级名胜风景区,清龙河已开发为自助式漂流对外开放,是贵阳市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乡镇。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原是禾丰布依族对歌相表的节日,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有苗族、汉族等多民族参与的重大活动节日。2004年开阳县人民政府在禾丰举办了全县性的“放歌六月六”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禾丰布依族民族活动的发展。以陈姓为主的王车村布依族村民,一直保持着热爱毛笔书法的传统爱好,极大多数人都能写一手好字,是贵阳市闻名的“书法村”。
禾丰乡交通十分便利,104省道横穿政府所在地而过,已达到村通水泥路,过往车辆频繁,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也十分便利,1970—1980年,王车、合心两村人民在国家支持下,集资投工投劳修通了王车大桥和小河口雄伟壮观,1984—1985年民委拨款3万元,修通禾丰大桥至王车公路,对发展发布依族苗族地区经济,沟通清龙河两岸各族人民的往来,增进民族团结,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近几年以来,随着扶贫攻坚力度的加大,实现了王车、水头寨、松毛山、典寨、竹林寨、核桃坪、铜鼓坡、红岩等布依族人民聚居地的道路硬化,并为王车大寨人民修建了进寨串户路,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自然条件乡境内气候温和,降雨丰富,年均气温12.9—14.9℃,年降雨量1120毫米,无霜期315天。
禾丰乡旅游资源有集山、水、林、崖、洞、桥、泉、峡、漂于一线,幽、险、奇、雄、秀、清为一体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香火岩峡谷及极富诗意的青龙河田园漂流,还有贵州四大土司之一的水东土司宋万化墓,明万历年间所建万寿桥,上千只白鹤栖息的白鹤林以及传统的“六月六”民族风情节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探险、休闲、观光、度假的好去处。
禾丰乡境内土壤富含硒元素,是全国少有的富硒地带之一,所生产的农作物硒含量符合人体摄入标准,富硒绿茶、富硒优质粮油、富硒蔬菜、富硒干鲜果等极具开发价值。
基础设施乡境内交通方便,104省道从乡政府所在地通过,正在修建的贵开高等级公路横跨该乡穿洞村,移动通讯覆盖全乡,村村通油路,组组通公路,电力有保障,清龙河贯穿全乡,水能资源丰富,预计储量6000千瓦,开发前景广阔。
发展方向迎着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扶贫攻坚开发力度和有关政策扶持的大好形势,结合省、市、县建设小康社会的相关决定和开阳县“中-东-西”产业布局调整和构想,该乡进一步深化对认乡情的认识,理清发展思路,确定了以富硒农副产品开发为龙头,以旅游为主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建设生态经济乡为目标的发展思路。全乡各族人民正沿着这个英明决策奋勇直前、努力拼搏、扎实工作,携手共建文明禾丰、绿色禾丰、生态禾丰、诚信禾丰。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禾丰乡
基本概况剑阁县辖乡。1955年并入白龙乡,1961年析建两河公社,1981年更名禾丰公社,1984年置禾丰乡,1992年并入白龙镇,1995年析复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33公里。面积37.9平方公里,人口0.8万。剑(阁)南(部)公路由北向南通境内。辖剑峰、云起、油坊、两河、三尖、健全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有剑阁至阆中古驿道一条,道旁“皇柏”绵延。
自然资源乡境内气候温和,降雨丰富,年均气温12.9—14.9℃,年降雨量1120毫米,无霜期315天。禾丰乡旅游资源丰富,有集山、水、林、崖、洞、桥、泉、峡、漂于一线,幽、险、奇、雄、秀、清为一体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香火岩峡谷及极富诗意的青龙河田园漂流,还有贵州四大土司之一的水东土司宋万化墓,明万历年间所建万寿桥,上千只白鹤栖息的白鹤林以及传统的“六月六”民族风情节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探险、休闲、观光、度假的好去处。禾丰乡境内土壤富含硒元素,是全国少有的富硒地带之一,所生产的农作物硒含量符合人体摄入标准,富硒绿茶、富硒优质粮油、富硒蔬菜、富硒干鲜果等极具开发价值[1]。
禾丰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
总人口
8887
男
4661
女
4226
家庭户户数
2308
家庭户总人口(总)
8847
家庭户男
4639
家庭户女
4208
0-14岁(总)
2227
0-14岁男
1207
0-14岁女
1020
15-64岁(总)
6004
15-64岁男
3137
15-64岁女
2867
65岁及以上(总)
656
65岁及以上男
317
65岁及以上女
33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