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氏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概况

冀氏镇位于安泽县中南部,东与良马乡、杜村乡为邻,西与古县永乐乡接壤,北与府城镇毗连,南与马必乡相接。全镇辖15个行政村,2718户,总人口10405口人,土地总面积2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万亩,粮食总产量18337吨,人均纯收入2817元,这里交通便利,省道326线与马唐公路交汇纵贯全镇,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沁河贯穿南北,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源丰富,发展农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尤其是玉米生产闻名全县、全市,素有“安泽小江南”之美誉。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9637

5017

4620

家庭户户数

2709

家庭户总人口(总)

9592

家庭户男

4974

家庭户女

4618

0-14岁(总)

2664

0-14岁男

1345

0-14岁女

1319

15-64岁(总)

6491

15-64岁男

3438

15-64岁女

3053

65岁及以上(总)

482

65岁及以上男

234

65岁及以上女

24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9290

镇下辖村

冀氏村

沟口村

南孔滩村

良种场村

北孔滩村

王村

核桃庄村

李庄村

兰村

和平村

柳树沟村

白村

半道村

马寨村

关庄村

粮食生产

建设高产、稳产优质玉米生产基地,把粮食生产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全镇建设高产稳产田19000亩,全部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的示范园区,连续几年来,全镇粮食产量稳定在1.8万吨左右,人均产粮达到2吨以上,农民人均粮食收入达2000元左右。

生态绿化

实施生态绿化工程,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近年来,全镇建设了一批绿化示范村和花园式机关,大力发展沁河防护林带和四旁植树,人均种树达百株以上。以退耕还林为契机,着力发展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荒山绿化工程,全镇退耕还林4000亩,荒山绿化6000亩。建设兰村林业综合育苗基地100亩,苗木品种达50余种,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连翘等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力度,在“326”省道两山种植连翘5000亩,发展黄芩、金银花、桔梗、生地等品种为主的中药材基地3000亩。

草食畜养

大力发展草食畜养殖,坚持以兽医站为中心,以养殖户为载体,近年来,全镇培育各种养殖大户70余户,冷配黄牛千余头,黄牛存栏3000头,人均畜牧业收入300余元。

第三产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壮大个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几年来,新增加工、商贸、流通等个体户150户,劳务输出3000余人次,人均增收300余元。新增砖瓦场、木材加工厂、中药材加工厂等个体企业15个,年产值达3000余万元。

基础设施

夯实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道路、通讯、人畜饮水等工程,拓宽改造村级公路30公里,铺设水泥路63.5公里;架设通讯光缆70余里,新增固定电话1500部,新增手机用户1700余个,有线电视实现了城乡联网,新增800余户,同时解决了15个行政村人畜饮水问题。

科教文卫

科教文卫计划生育等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弘扬尊师重教风气,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全镇投资近400万元,新增教学楼9座,危房改造6处70余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百分之百;规范改善村级卫生所十五个,新增镇卫生院综合医办楼一座,村级卫生所医生全部进行了培训,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二胎结扎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

城镇建设

提高小城镇建设辐射品位,抓好新农村建设工程,借煤电项目开发这个东风,实施冀氏街道扩建改造工程,拓宽街道宽5米,长1000米,新增商贸大楼4座,邻街楼房50余座,完善兰村、冀氏移民工程入户80户,新建房屋430间,大力实施关庄、半道、冀氏、南孔滩新农村规划建设工程。

精神文明

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以消化矛盾,维护稳定为落脚点,深入开展送法上门活动,实施以德治村、治镇方略,大力倡导先进文化、弘扬文明新风。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平安冀氏”创建活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