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浩淼的太湖,孕育着灿烂的吴越文化,在它的东边就是江南名镇--羊尖镇。
唐氏花厅
羊尖镇地处无锡市东部,东邻常熟,是无锡的东大门。地理位置优越,距无锡市中心30公里,东距上海100 公里,西至南京200公里,距江阴、苏州、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等城市均约为30公里。水陆交通便捷,境内有9条公路干线通往沪、宁、杭等地区,沪宜公路横贯境内 9.8 公里,距京沪铁路客运站20公里,无锡机场20公里,沪宁高速公路锡山道口 15 公里,毗邻京沪高速铁路无锡站。全镇总面积50.78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5万人,外来人口1.5万人。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无锡东部重镇,羊尖镇是江苏最大地方剧--锡剧的发祥地。位于境内宛山之顶的“宝青塔”已有500年的历史,被收入《中国名胜大词典》。青山塔影与山下茶园、果林、池塘垂钓相点缀,更显江南特色。
严家桥老街
悠久的人文优势。羊尖镇是锡剧的发源地,2002年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香港财政司司长唐英年祖籍羊尖镇严家桥,先后走出教授学者200多名,被誉为“教授村”。2006年,严家桥村被列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宛山荡水生态科技园被水利部列为重点扶持项目。 位于境内宛山之顶的“宝青塔”已有500年的历史,被收入《中国名胜大词典》。青山塔影与山下茶园、果林、池塘垂钓相点缀,更显江南特色。
严家桥古镇开发启动建设。严家桥是我国早期民族工商业四大家族之一唐氏家族的发祥地。90年代,香港财政司司长唐英年父亲唐翔千等多次带领子孙回严家桥寻根访祖。2004年9月唐英年回到故乡,深情挥毫写下“祝家乡更美好”。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的唐氏仓厅、以及由唐家参与捐资建造的“梓良桥”、“永兴桥”、“万善桥”等目前仍保存完好,已被列入无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显的人居优势。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社区现代配套设施完备,银行、保险、邮政电信、超市、餐饮、娱乐、商业中心等一应俱全。羊尖人民公园成为全镇百姓娱乐休闲的好去处。镇中心幼儿园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幼儿园,江苏省重点高中羊尖高级中学被评为省四星级学校、国家级示范中学。羊尖镇连续三年被评为“无锡市社会治安安全镇”,获得无锡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四五”普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镇村主干道路全部亮化,群众出行安全感明显提高。
羊尖人民公园
江苏省卫生村实现全覆盖,62.5%的村创建为江苏省生态村,羊尖镇获国家卫生镇、无锡市新农村建设先进镇、无锡市法治合格镇等荣誉称号,连续第五次被评为无锡市社会治安安全镇,顺利通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级验收。羊尖镇党委获无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严家桥古镇保护规划通过省建设厅审核。丽安村荣获无锡地区唯一的“全国绿色小康村”、“江苏省康居示范村”称号。羊水墩上被江苏省建设厅评为全省村庄整治示范点。
河南巷
2007年,羊尖镇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一起抓,不断调优产业结构,加大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宜工宜商的投资环境、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财政总收入2.1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87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7%和2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服务业投资分别为13.33亿元、8.79亿元和4.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8%、15.1%和0.9%;自营出口1.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9%;服务业增加值11.32亿元,比上年增长26.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亿元,比上年增长166.7%;农业规模经营面积134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5.5%。
镇党委、政府把建设“经济山水人文相融新羊尖”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总目标,坚持“开放兴镇、科技强镇、文化立镇”指导方针,努力打造新型集镇区、工业集中区、严家桥古镇保护区、绿羊生态示范区和宛山荡水生态科技示范区“五大板块”。
新世纪摩托车有限公司
布局合理的小城镇,人才辈出的国家重点示范高中,古色古香的敬老院,典雅华丽的幼托楼,设施齐全的医院,繁荣兴旺的农贸市场,蓬勃发展的工业园,优惠的扶持政策和优质的服务,水、电、气、通讯一应俱全的基础设施。羊尖镇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大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