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奇台县第二中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奇台二中创建于1973年,其前身为奇台镇中学,学校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布局合理,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完全中学。学校以“创名校、做名师、办特色、育英才”为宗旨,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新路子。学校先后获得“昌吉州先进学校”、“昌吉州先进基层党组织”、“昌吉州文明单位”、“昌吉州治安模范单位”、“昌吉州花园式学校”、“昌吉州绿色学校”、昌吉州“花园式”单位、国家“读书、育人特色学校”等称号。

建校数十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育人摆在首位,狠抓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使得学风正,校风端。该校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岗位培训为途经,教改为动力,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学科研的主线,促进教师文化业务素质的迅速提高。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富有朝气,师德高尚,勇于进取,业务过硬的优秀教师队伍。

一、办学思路

学校奉行“以德立校,育人为本,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构建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全面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办学宗旨。形成了浓郁的学风、文明的教风,优良的校风,教育教学成果斐然,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学校依据地域特点,在发展普通班教学的基础上,创办了旨在适应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需要的维汉“双语”班教学,努力构建普通班、维汉“双语”班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注重人的发展,发掘教师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这是学校管理的出发点,也是他们管理的终极目标。在学校管理中,该校努力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教工工作积极性。科学地将教书和育人并举,教学和科研齐驱,把科研、教学、管理有机地融为一体,为“出名师、创名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育人特色:

学校领导班子崇尚先进的教育理念,努力创建和谐平等教育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思想、学习及身心的健康成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

(一)结合学校实际,重视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文化传统教育,努力弘扬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精神。通过举办了校园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节,为学生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创造条件。与此同时,学校依托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二)重视创设优秀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熏陶。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使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说话,一景一物皆育人,营造了浓郁的育人氛围。

(三)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每年均组织学生参加旨在提高学生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各种讲座和文娱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教育、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三、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59365、79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19.5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9963、58平方米,生均6.58平方米。学校现设有初、高中教学班49个(其中初中班25个,高中班24个),在校生达3000余人,教职工208人。其中,高级教师61人,一级教师86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

学校重视和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现有教学楼三幢,标准教室87间,面积7448.25平方米。实验楼一幢,建筑面积3560平方米。学校设有理、化、生各科实验室3间(其中,高标准的实验室各一间),多媒体教室3间,微机室3间,音乐室、美术室各1间。宿舍楼两幢,建筑面积6426.76,平方米;学生餐厅楼一幢,建筑面积1148.2平方米。近年来,学校先后修建了运动场及观礼台、篮球场、健身广场、文化广场、绿色长廊、文化长廊,建起了校园局域网、开设了远程教育等。初步实现了教学设施的现代化。

今日二中,楼房林立,绿草如茵,环境洁净优雅,文化氛围浓郁。学校的基础建设得到加强,从根本上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辉煌业绩

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砺志、勤勉和创新教育。采取全方位,多层面的办学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4年中考,高中上线人数多达364人,升学率创历史新高;2005年中考,有四人获昌吉州中考个人总分第一、第三、第四、第十的好成绩(非课改区);2006年中考,考入重点高中268,考入内高班9人(其中双语班考生3名),考入普通高中154人,中考升学率超过70%。中考成绩创下了昌吉州领先、全县之最的新纪录。

步入新世纪,展望未来,学校将秉承既定的办学方针及发展目标,立足发展,锐意进取,争创优质。努力把奇台二中建设成具有自身发展能力、自身特色的完全中学。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具有优良的师资、优异的教育质量、优美的教学环境的特色学校,是奇台二中人孜孜追求的远大目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