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宜川县云岩镇概况乡镇云岩镇位于宜川县城北直线26.5公里处,素有宜川“北大门”之称,从北魏至宋代,曾是云岩县址。与延安市宝塔区、延长县雷赤乡、安沟乡毗邻,云岩河傍镇而过,渭清线、延壶路交错过境。云岩因岩石重叠高入云端而得名。
云岩系宜川古老而商贸兴隆的城镇之一。每月逢五、逢十为集日,买卖兴旺,市面繁荣,以水果、蔬菜、饮食业最盛,已成为延安、延长、宜川县毗邻地区最大的集市贸易点和以苹果为主的农产品交易场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县旅游业的兴起,我镇“贸游强镇”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过境游客与日俱增。云岩系宜川古老而商贸兴隆的城镇之一。每月逢五、逢十为集日,买卖兴旺,市面繁荣,以水果、蔬菜、饮食业最盛,已成为延安、延长、宜川县毗邻地区最大的集市贸易点和以苹果为主的农产品交易场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县旅游业的兴起,我镇“贸游强镇”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过境游客与日俱增。
自然特征全镇总版图面积247平方公里。海拔900—1200米,无霜期150—180天,年降雨量450—620毫米,年均温7.7℃—10.6℃,昼夜温差7—13℃,全年日照2500小时,土壤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土层深厚,质地舒松。全镇耕地面积37654亩,苹果总面积45500亩,其中挂果面积15500亩,属全国苹果优生区。
特产:苹果,陕北大红枣,柿子,核桃,壶口梨.花椒
人口分布全镇辖22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82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委会。总户数3224户(其中:非农业户口247户),总人口1305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5人),驻镇单位21个,干部职工337人。镇区固定人口5039人,其中常住人口1335人,在校学生1904人,流动人口1800人,逢集流量达1.5万多人次。
交通旅游离壶口瀑布只有几十公里,延壶高速等经过
广东省乐昌市云岩镇
乡镇概况云岩镇位于广东省乐昌市西部,东与乳源县红云镇相邻,南与我市沙坪镇相接,西与秀水镇交界,北与梅花镇毗邻。全镇土地总面积为66平方公里。管辖石冲、长塘、开封、出水岩、祖岭、云岩、选家洞、白蚕、斯茅坪共九个村委会、53个自然村。2003年末总人口为2883户14923人,其中农业户数2705户14251人。劳动力6178个。
地形地貌云岩镇处于粤北石灰岩地区,属喀斯特丘陵地貌,东部、南部海拔620米以上,西南、北部的平均海拔为400米,是一个典型的高寒石灰岩山区镇。气候有明显的湿热和干冷的大陆性气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6.4℃。在夏秋季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种植反季节蔬菜。
自然资源云岩镇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钨、锑、铁、煤、石灰石等,大部分布在东南部的石冲、长塘、开封村委会,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石冲、长塘、祖岭村区域,以松树、杉树为主,灌木林次之,近几年开始发展经济林,椎广优质板栗、黑布朗。
经济发展云岩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全镇共有耕地面积10188亩,其中水田5842亩,旱地4346亩。农产品主要有水稻、花生、玉米、红薯和蔬菜。水稻以中造为主(斯茅坪和选家洞村委会部分种植两造)。受条件的限制,云岩镇的农业生产水平虽然在近几年来逐年提高,但土地产出效益仍然偏低,与本市南片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自1999年以来,为加快产业结构和农经结构调整步伐,政府大力推广反季节蔬菜和黄烟生产,并积极开展农业招商:2001年引进香港合利公司在石冲、长塘兴办实际面积600亩的菜场(合同十年),2002年冬引进阳山老板在云岩、出水岩建立西洋菜基地共100亩,希望以招商形式辐射带动全镇发展。2003年统计农业总产值2099万元,农村人均年纯收入2780元。
企业方面,全镇只有中坪电站和云岩加油站两个企业。云岩加油站设在坪乳线旁进云岩入口处。中坪电站在梅花大塘边村,2001年投入40万元更换了两台新机组(500个千瓦),2002年由韶关艺源水电公司承包经营。此外,在广州白云机场还有一个乐云装卸队,有云岩籍工人70多人。2002年引进佛冈客商在选家洞半冲兴建350千瓦时的水电站。2003年工业生产总值506万元。
村集体收入方面,主要靠扶贫电站股份分红,9个村委会的集体收入均不足3万元,有七个村委会(长塘、云岩除外)的办公用房建设是在2002年大打计生翻身战时兴建完善的。
交通状况已实行行政村村村通、坪乳线贯穿云岩、选家洞、出水岩、开封四个村委会,全镇交通便利2004年3月又从坪乳线开通到镇政府的水泥硬化通镇公路。不断完善的交通设施,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发展规划2009年工作计划
工作目标为:
(1)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0%;
(2)财政收入增长10%;
(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
(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农业新发展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进科技兴农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推动特色农业发展,进一步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一)大力发展黄烟生产。切实把发展烟叶作为壮大镇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来抓,进一步做好黄烟种植的宣传,扩大烟叶种植面积,加快烟叶生产。大力发展种烟专业户、种烟大户,加强对种烟农户的培训,提高烟农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努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烟农队伍。认真落实烟叶生产优惠扶持政策,积极调整基本烟田规划,加强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扶持黄烟连片生产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方式发展黄烟生产。加大对烟叶生产的技术指导,进一步提升烟叶生产质量水平,提高烟叶生产效益。
(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以乐昌市农丰农场为依托,三个流通合作社为基础,加快现代农业示范片的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抓好出水岩、云岩、开封、祖岭、长塘5个村委会连片种植的小青南瓜、红辣椒、芥兰等高效高产经济作物示范点共计3000亩,在开封、祖岭、长塘继续试点种植黑美人西瓜300亩,辐射带动农户发展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切实加强对万顺、开兴和瑞祥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和指导,引导他们标准化生产、组织销售、农资配送等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降低农产品市场风险,鼓励种养大户在条件成熟时引导周边村民通过自愿参与的原则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加大农业招商力度,积极引进农业企业发展特色农业。
(三)积极做好农业生产服务工作。健全以科技创新、信息服务等为重点的农业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发展符合云岩气候条件的农业项目,引导农民发展新项目,促进农户以市场为向导,以效益为中心,加快新品种的发展。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大力推广科学实用技术,切实引导帮助农户做好三种三收工作。对继续试种的西瓜、黄姜、黑布郎、油桃的农户要及时跟踪,在种植管理技术上和市场销售环节给予指导,确保农户丰产丰收。
(四)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灭荒造林活动,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入林业产业,激发林业发展活力,认真做好已签约3800亩人工造林项目的跟踪落实,以斯茅坪、长塘人工造林示范片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灭荒造林稳步推进。加强林政管理,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林业资源。加快推进石漠化治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的决定》,营造良好招商引资的氛围,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协调服务职能,优化招商引资软环境。充分利用云岩资源丰富和交通便利的优势,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到云岩发展民营经济,拉动镇、村经济。对云岩加油站技术改造和农丰农场租地种植蔬菜3000亩的招商项目,要加强服务协调,确保引进一个留住一个。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富民兴市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全镇形成人人创业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的契机,优化服务环境,开辟全民创业“绿色通道”,积极推进全民创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三、创新工作思路,全力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牢固树立抓计生就是抓稳定、促发展的理念,立足新起点,采取新举措,抓好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个首要任务,抓好基层基础工作这个根本,抓好流动人口管理和后进村整治这个重点,抓好优质服务这个关键,全面稳定我镇低生育水平,坚决杜绝政策外多孩出生,实现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计划生育率92%以上,“无政策外出生村”逐步增加。
(一)加大计生工作宣传力度。树立“宣传就是服务”的理念,积极开展婚育新风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婚育学校的作用,不断拓宽宣传教育工作思路,广泛深入地宣传“以人为本,生男生女一样好”的新型生育观念。采取多种形式普及《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进群众对婚育法规和科学知识的了解,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切实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切实提高计生工作管理水平。要按照全面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继续扎实开展“两无”创建活动,加强对人口计生相对后进村的监督、管理和转化工作,采取超常规措施和办法,严格控制政策外出生和政策外多孩出生,确保“两无”创建目标的实现。要着力强化计划生育工作依法管理,对违法生育的,要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以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推动计生工作上新水平。积极开展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确保人口性别比结构不断趋向合理。全面开展育龄妇女的孕前管理,尤其是零孩新婚妇女的孕情跟踪检查。认真开展季度查环查孕工作,掌握育龄妇女的孕情、育情,从而有力地带动四术工作的及时落实。
(三)着力抓好计生工作服务。要以技术服务为重点,建立以人为本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制,进一步创新和优化已婚育龄妇女“双查”服务制度,实现以孕情型管理为主,向管理与服务同步的保健服务转变,建立和完善以合同管理为基础,长效避孕措施为主导,个性化服务为前提,技术质量为保证的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制度。加强部门信息沟通工作,要积极主动地与镇卫生、镇村合作医疗办、公安等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做到资源共享,做到人口计生信息一致,不重不漏。
(四)强化计生工作责任。认真落实和完善人口计生工作层级动态管理机制,加快推动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强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进程,进一步建立健全“镇指导,村反馈,责任人落实”的动态反馈和及时落实的层级责任。认真组织开展层级动态考核管理,以考核管理推动人口与计生措施的落实,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对因责任不到位、措施不落实的要坚决追究责任。[2]
领导分工陈建明(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主持党委、人大全面工作;
陈世军(镇长、党委副书记):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兼管财经工作;
廖远强(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农业、扶贫、黄烟、科技、农机、农经工作;
钟海燕(副镇长):分管计划生育工作;
黄志斌(党委委员、纪检书记):分管组织人事、纪检、工会、党政办、工青妇、后勤工作;
廖光荣(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分管人大日常工作、水利、气象、畜牧、公路、国土工作;
张国梁(党委委员):分管文教、卫生、合作医疗、宣传、统战;
邱远东(党委委员):分管武装、林业、民政、企业、劳管、安全生产、城建、环保工作。
雷德永(副科):分管政法、信访维稳、综治办、司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