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可支配收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通俗地讲,它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资薪、奖金、补贴、存款利息、股票债权的投资收益、租金收入等等,以及独生子女补贴、少数民族补贴、低保、帮困补贴、失业救助金等等(这块属于“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然后,减去个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以及法定的失业、医疗等保险基金,就称做为“个人可支配收入”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