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河,发源于小兴安岭山脉哲温山,源头出自322.8高峦东麓。主流沿山势折向东南,西纳老梧桐河。流经龙首山又纳西梧桐河,三江水汇合后,水量丰沛、主流沿嘎拉基山弯曲向南流,纳西来的嘎拉基河。向东南流,又纳西来的细鳞河。继向东折而转南,逶迤流越右岸的梧桐山、左岸的尚志村,梧桐河自此出山,太平源沼泽地带。自梧桐山向东南流经3公里,左经宝泉岭农场二十五队境域,右经平顶山,继流已1公里,至梧桐河大桥。向下相继纳惠泉河、伏尔基河、鹤立河等人汤原境于船站处,注入松花江。
梧桐河沿流吞纳大小河流41条(其中许多是无名河)。梧桐河两岸发现多处原始社会末期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证明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就已有我们祖先在这里生息。辽金时代,历史文献记述有秃答水、主隈水部民在此河流域生息和征战过。《辽史?圣宗本纪》载:“统和二年二月乙己(日),五国、乌限于厥节度使耶律隗洼,以所辖都难治,乞赐昭给剑。从之。”其所辖之地,即今梧桐河流域。
辽金时期,中央政府每年都要道金牌、银牌或木牌使者,到这一带索取名鹰“海东青”,历史上曾发生过“阻绝鹰路”的斗争。金代时,梧桐河称乌屯河,河畔已有城堡。明代永乐 12年(1414年)设乌屯河卫,又称五屯河卫。清代称温登河、乌尔河。乾隆41年称武屯河。宣统二年(1910年),《兴东道总图》上始有梧桐河的标记。
梧桐河,系女真语乌屯河的转音。意为“木槽子”。“乌屯”是“乌春”的谐音,本为女真族乌春部的族称和姓氏。千百年来,由“乌屯”之间转称为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