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滓洞集中营 :
zhā zǐ dòng jí zhōng yíng
全名“渣滓洞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位于重庆市郊歌乐山下磁器口、五灵观一带,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1938年起,这里被国民党特务机关改造成秘密监狱,专门用来关
渣滓洞图片押和迫害革命者,许多可歌可泣、英勇悲壮的事迹便发生在此。渣滓洞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楼一底的男牢16间,另有两间平房作女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和刑讯室。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纵火焚烧了渣滓洞,仅逃出15位被囚禁的革命者,其余皆不幸牺牲。
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1943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所关押“政治犯”迁此,于1947年4月迁回。 1947年12月,关闭半年多的渣滓洞作为重庆行辕二处第二看守所重新关人。关押人员来源主要有1947年“六、一”大逮捕的“要犯”、《挺进报》案和“小民革”案中的被捕人员。上下川东武装起义失败后的被捕起义人员,最多时达三百多人。江竹筠、许建业、余祖胜等烈士曾在此关押过。 渣滓洞看守所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放风坝,一楼一底的男牢十六间,女牢二间。为了从精神上瓦解革命者的斗志,特务们特意在渣滓洞内院墙上写“青春一去不复返,仔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毋怨毋忧”的标语。外院是特务办公室,刑讯室。外院墙上写有讯示特务的标语“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
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集中营。1939年在重庆磁器口设立。1943年后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二看守所。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囚禁于此的二百多位革命志士被杀害。
渣滓洞在重庆市乐歌山麓,距白公馆2.5公里,原为人工采掘的小煤窑, 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及矿工住房,改设为集中营。
该集中营三面靠山,前临深沟,高墙外的制高点有岗亭六座,机枪阵地一处,常有国民党军一个连驻守。狱分内外两院,外院是监狱办公室和刑讯室,内院有一排男牢十六间,女牢两间,共产党员罗世文、江竹筠、李青林、蔡梦慰等先后被囚于此,最多时达七百余人。蔡梦慰烈士的《黑牢诗篇》真实地记叙了难友们在狱中的生活、学习、斗争事迹。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对两百多人进行集体屠杀,溃逃时还放火烧男牢房,仅有15人脱险。
这次屠杀的主要策划人是渣滓洞所长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