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前的心理准备
一提到婚前准备,人们立刻会想到新房、新衣、家具、彩电和冰箱等物品。这些东西都有了,就说是准备齐全了。其实,这仅仅说对了一半儿。因为,结婚不仅要做必要的物质准备,还包括比物质准备更为重要的准备──即心理准备,也叫精神准备。婚前心理准备好不好将直接影响着新婚乃至以后的夫妻生活。
说心理准备比物质准备更重要并非言过其实。如果留心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都不难发现,许多物质准备并不充分的小夫妻婚后生活,竟比那些物质准备十分充裕的小夫妻幸福得多。究其原因是在很大程度上与前者心理准备充分而后者心理准备差有密切关系。
婚姻心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婚后的夫妻生活与恋爱中的恋人相处是大不相同的,既新鲜、又陌生,既甜美、又苦涩,会感到许许多多意料不到的麻烦。所以,要求新婚夫妇在婚前就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如果这方面准备得不好,请千万不要匆忙结婚。婚前的心理准备主要包括这四个方面:
(一)摆脱对新生活的幻想,期望不可过高。由于受小说、电影、电视的影响,一般青年人都对新婚生活充满幻想,认为想多好会有多好,似乎蜜月中一切都是甜的。情人眼中的爱人形象也都是完美无缺的。因此,如果对婚后生活期望过高,而现实生活又并非如此时,就会感到大失所望,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结婚意味着一个新家庭的诞生。有了家庭,负担自然会加重,诸如买米买柴买菜、烧水做饭、打扫房间,乃至刷厕所、倒垃极等等家务劳动,都得由新人动手;婚后长期生活在一起,有可能相互吸引力减弱了,还会发现爱人有许多自己不知道的缺点甚至毛病,他(她)有自己的见解,在许多问题上会与你争论,乃至弄得面红耳赤,也会动气、发脾气,甚至出口不逊……所有这一切,在婚前就应该想到,并且思想有所准备,和自己共同生活的是一个普普通通又有血有肉的人,不是天使。在与他(她)结合在一起时,不应该只想到会从他(她)身上获得幸福,而要先想到奉献,只有对爱人能无私奉献自己一切的人,才能获得爱人给自己的一切。蜜月的甜美也是由自己甘心为爱人吃苦受累而换来的。因此,婚前每一对恋人,也应该做好为受人甘心情愿地吃苦受累的准备,对爱人的缺点毛病宽容和谅解的准备。特别还要有耐心地帮助爱人克服一切缺点毛病的决心和勇气。
(二)做好适应新生活的心理准备。婚后与独身生活是很不相同的,开始时新婚夫妇都会感到不适应,这是因为,结婚把两个生活经历不同的人结合成为一个小家庭,使其生活内容、方式、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发生显著变化。这对于女方来说,更为突出,她要与许多陌生人相识和相处,如同重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闯入了一个新天地。有些年轻人在婚前想得很少、很天真,认为结婚就是与自己最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肯定会无忧无虑,幸福美满。这可错了,因为,在你心爱的人身后还有一大堆他(她)的亲人、朋友和同事哩!聪明的年轻人,在婚前就主动地创造条件去认识和熟悉那些应该认识的人,这样就会使婚后不再感到那么突然和紧张。总之,在这方面有所准备要比毫无准备好得多。
(三)对性知识和性心理知识应有所了解。过去这方面是个禁区,因而使许多青年饱尝了苦头。可以说,性知识的无知可对夫妻关系产生破坏作用,不能回避这个重要问题。因为结婚就意味着过夫妻性生活,性生活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夫妻的和谐与幸福,所以,必须认真学习有关知识,特别要了解异性性心理的一些基本常识,这对婚后性生活和谐颇有帮助。
(四)男女双方进一步加强相互间的了解,加深感情和理解,使恋人之间的感情达到成熟。这是最重要的心理准备。如果这项准备不充分,其它准备再齐全、再完美,也不能保障婚烟的美满。恋爱是播种,结婚是收获,庄稼不成熟,岂能丰收?可是,生活中到处可见庄稼不成熟就急于收割的人。许多男女由相识到结婚仅仅几个月甚至更短,有的双方仅见过几次面就订了终身,这简直是在冒险,某市法院近二年内审理了126对结婚不满3年就提出离婚的案件,其中竟有77对是双方相识、相处不到半年就匆忙结婚的"短、平、快"婚姻。分析起来,这些失败的婚姻的症结就在于缺乏必要的婚前心理准备。他们忽略了建造婚烟大厦的基础工程,基础不牢,大厦怎么会坚固呢?
恋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培养感情需要时间,更需要坦诚,必须以心换心。真诚是爱情的基石。同时,在相处、相爱的过程中,双方应该细致、深入、全面地观察、了解对方,把恋人的脾气、爱好、习惯、追求乃至优点和缺点都吃透,即应该想方设法摸透他(她)的心灵深处。这是婚前心理准备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当然,仅仅相互了解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相互理解,相互采纳,即相容,在此基础上建立、发展深沉、炽热的爱情。当恋人间的感情已经达到了如此程度时,那么,婚前的心理准备则自然宣告圆满完成。
二:婚后心理
变化婚礼开启了家庭的大门,男女生活进入了新的阶段,爱侣们逐渐从感情冲动的激越期,跨入了平衡的夫妻生活的冷静期,因此,婚后会引起一些心理变化。
在恋爱阶段,尽管两人相亲相爱,但是没有法律保障,稳定性不强。结婚以后,法律的效力使当事者具有“稳如泰山”的心理。这种稳定感,使年轻夫妻(尤其是丈夫)不像在恋爱阶段那样细心体察对方的感情要求和变化,怠慢之心从此产生。
婚前,大多数男女青年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在经济上多由父母当家。婚后,一般都过小家庭生活,就得独立持家。于是,不带有浪漫色彩的家务劳动接踵而至,新的人际关系(如婆媳关系、姑嫂关系等)也摆在新人面前等待处理,生活比热恋时繁琐得多、复杂得多,因而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负荷。
就男女双方关系来说,婚前虽然彼此有一定的约束,但各自的社交、经济、爱好、娱乐等都有很大的独立性。婚后就不一样了,各自的活动都有较大的依附性和制约性,社交、爱好、言行甚至感情的流露,一般都要兼顾双方,原先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如果还像婚前那样生活,一定会产生种种意想不到的矛盾。
向往感和现实感的转化。热恋中的男女双方,都对婚后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有着种种甜蜜的向往,这不仅因为独立的家庭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从未品尝过的新果,而且还因为热恋中的双方,由于爱慕心理的作用,往往看对方的优点、长处多。小家庭建立后,彼此无保留地相处,相互之间的了解越来越全面、真实,原先不可能充分了解的一些侧面,都豁然展现在眼前,各自的缺点和弱点也更加充分地暴露了出来。此外,在恋爱阶段,恋人都对对方的心理、生理等方面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可是,结婚以后,对方对自己的吸引力明显减小,因而相互之间就会相对冷淡下来,甚至会产生某些不满情绪。现实的家庭生活,远比不上他们憧憬中的蓝图那么迷人。这种不同程度的失望感,很可能成为夫妻矛盾的潜在根源,使新婚夫妻面临着生活和感情的考验。
据统计,当代世界各国的离婚率,最高的是婚后2-5年的青年夫妇,它竟占全部离婚数的70左右。所以,心理学家将该时期称为婚姻的危险期。
那么怎样避免这种失望感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增加婚前的彼此了解和婚后的彼此谅解,要降低对对方的要求,把你心目中的他(她)从理想化的偶像落到现实中来,应该学会相互适应,双方都能为对方着想,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并且务必不要把婚后的生活想象得太美满。如果有了这些充分的思想准备,你兴许会感到,新的生活比你想象中的还要欢悦,婚后的蜜月可以无限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