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好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繁体原文:

燕王好乌,庭有木皆巢乌,人无敢触之者,为其能知吉凶而司祸福也。故凡国有事,惟乌鸣之听。乌得宠而矜,客至则群呀之,百鸟皆不敢集也。於是大夫、国人咸事乌。乌攫腐以食腥于庭,王厌之。左右曰:“先王之所好也。”一夕,有鸱止焉,乌群睨而附之,如其类。鸱入呼于宫,王使射之,鸱死,乌乃呀而啄之,人皆丑之。

二、简体原文:

燕王好乌,庭有木皆巢乌,人弗敢触之者,为其能知吉凶而司祸福也。故凡国有事,惟乌鸣之听。乌得宠而矜,客至则群呀之,百鸟皆不敢集也。于是大夫、国人咸事乌。乌攫腐以食腥于庭,王厌之。左右曰:“先王之所好也。”一夕,有鸱止焉,乌群睨而附之,如其类。鸱入呼于宫,王使射之,鸱死,乌乃呀而啄之。人皆丑之。

三、注释:

1、好乌:喜爱乌鸦。

2、巢:名词作动词用,搭窝。

3、司:掌管。

4、矜:自尊自大。

5、攫(jué)腐:抢夺腐肉。

6、鸱(chī):鹞鹰。

7、睨(nì):斜视。“睨”,原误作“晲”。据明成化本、正德本、嘉靖单行本改。

8、附之:靠近它。

9、丑之:以之为丑。认为它丑恶。

四、译文:

燕王喜爱乌鸦,庭院的树上全是乌鸦搭的窝,人们没有敢触动它们的,认为它们能测知吉凶和掌管祸福。所以凡是国家大事,就只听信乌鸦的鸣叫声来做出决断。乌鸦得宠而自傲,客人到来就群起呀叫,百鸟都不敢来这儿栖止。于是举国上下从大夫到百姓都饲养乌鸦。乌鸦抢夺着腥臭的烂肉在庭院里吃,使后来继位的燕王十分厌恶它们。左右侍臣便告诫说:“这是先王所喜爱的啊。”一天傍晚,有一只鹞鹰飞到这里,乌鸦成群地斜视着它,又靠近它,好象对待自己的同类一样。鹞鹰飞进宫廷号叫起来,燕王让人射中了它,鹞鹰死了,乌鸦就“呀”、“呀”地叫着吸食它,人们都觉得乌鸦太可憎恶了。

五、小议:

燕王喜欢乌鸦,于是上行下效,举国上下形成养乌鸦之风。昏庸君王宠幸佞臣,疏远贤良;佞臣便阿谀逢迎,投其所好。乌鸦的丑恶形象,正是那些被宠信庇护的佞臣们的生动写照。

“上梁不正,下梁歪”。凡事须正本清源,要想使整个社会风气正,就必须从执政者自身做起,为民做出好样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