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意归因偏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归因对侵犯产生的过程一有重要的影响,假设你在图书馆前的小路上,突然一个冒失的家伙撞倒了你,并且对你破口大骂。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呢?你会觉得他的行为 是故意的。如果他在撞倒你之后,把你扶起来并对你道歉,如果他表现出真诚的歉意,你就不会变得很愤怒,也不会想寻找机会报复他。

我们对他人行为目的的归因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他人行为的反应,然而,要识别他人行为的动机非常困难。姆门迪和奥滕曾做过一项研究,他们让被 试观看两个打斗 的录像片段,并告诉一部分被试从打人者的角度 ,面另一部分从被 打者的角度。从被打者角度的被 试更倾向做出侵犯者怀有恶意的解释 。的确,我们在情境 不明确的状况下,会将对方 的动机或意图视为有敌意的倾向,我们把这个称为敌意归因误差。

当我们的归因在偏差的时候 ,通常 不会把他人的动机归因为是善意的,而是做出恶意归因,继而可能做出报复性的侵犯行为 。有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当男孩子的敌意归因误差倾向愈高时,他们愈有可能表现侵犯行为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