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受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原文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翻译张仪完成学业之后就去游说天下诸侯,他曾经在楚国相国手下做事,后来楚国相国丢了一块玉璧,其他人认为是张仪,说:“张仪生活贫穷,品德低下,一定是他偷的玉璧。”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抓起来,打了他几百棍,张仪始终不承认,最后只好把他放了。张仪的妻子说,“哎,要是你不读书,到处游说诸侯,怎么会受到这样的羞辱?”张仪对妻子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他的妻子说,“舌头还在。”张仪说,“那就够了!”

张仪的意思是说,只要舌头还在,他的本事就还在,就能继续又说诸侯,就能翻身做官。

注释⒈已学:学习完毕。

⒉门下:指楚相的门客。

⒊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⒋服:降服。

⒌从:跟随。

⒍意:认为是,这里是“猜疑”的意思。

⒎无行:没有好品行。

⒏持:抓住。

⒐掠笞:鞭打。

⒑释:放。

⒒不:同“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