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大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大田县地处福建省中部,简称“岩城”,东与德化为邻,西和永安、三元交界,南同永春、漳平接壤,北跟沙县、尤溪毗连。全境面积2294平方公里,辖10个乡、8个镇,263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现有人口36.6万。1992年,大田县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对外国人开放区。改革开放以来,大田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县的第一要务,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大力实施“农业稳县、工业立县、科技兴县”和“依法治县”方略,抓项目、兴产业、创品牌、重特色,这座以石的精气为魂魄的闽中山区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焕发了勃勃生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三个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成为一个崭新、繁荣、开放、文明的山城,被誉为“闽中之秀”。回首往事,沧桑巨变,展望未来,前程似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37万大田人民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聚集发展要素,主动承接辐射,实行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构筑三明市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对接沿海的“连接带”,努力把大田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山海协作的“闽中经济走廊”,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奋勇拼搏、阔步前进!

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2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0.15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8.22亿元,增长10.6%;一、二、三产业结构为34.7∶36.1∶29.2。全县完成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18万元,增长22.1%;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576万元,增长11.5%。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13元,增长7.6%;农民人均纯收入3613元,增长9.7%。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完成新村建设面积11.5万平方米,集镇建设面积5.5万平方米。

农村经济。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6亿元,增长6.1%。粮食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粮食总产量达11.65万吨,增长4.7%。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开茶园533公顷,发展茶叶加工厂20多家,新建厂房6000平方米;种植木薯2000公顷;烟叶收购量继1997年之后重新突破5万担规模。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新发展了聚祥淀粉、九龙峰茶叶、鸿辉水产、鑫豪木业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加大,“仙顶”牌乌龙茶等4个农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权。

工业经济。全县工业总产值22.4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49亿元,增长19.4%。工业经济呈现了近年少有的良好势头。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组织实施国有工业企业改制6家,全县企业养老、失业保险和城镇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1%、92%和91%;城镇下岗失业职工有1415人实现了再就业。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大,县属工业企业共实施技改项目6项,完成投资1.34亿元,增长1.7倍,改变了近几年来低位运行的状态。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2.35亿元,增长1.3倍,其中利润1.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5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9.83%,比上年提高45.7个百分点,创该统计口径历史最高。

投资消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8亿元,增长87.8%。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22亿元,增长127.7%。26个县级(含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亿元。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实施,完成投资6633万元,开工267.75公里,竣工127.07公里。新建和续建水电站25座,在建规模2.14万千瓦,完成1.2万千瓦,全县水电装机容量已突破10万千瓦;总投资5亿元的益源热电有限公司10万千瓦技改扩容项目的可研报告通过内审,已开工建设;城区电网改造完成投资591万元。社会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20亿元,增长11.3%。

外向型经济。组织参加了“9·8”投洽会、“6·18”项目成果交易会和各项专场招商活动,新引进12家外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941万美元,增长32.9%。外贸出口1173万美元,增长40.8%;创历史新高。引进内联项目10个,吸纳区外资金1.29亿元,增长69.5%。

个私经济。全县共有个体工商户4118家,私营企业364家,增长24.6%;新增个体工商户702户,新办私营企业99家,其中新增规模以上私营企业12家,新增从业人员1980人。个私经济完成工业产值(销售收入)16.69亿元,增长28.1%;实现利税9648.26万元,增长56.22%;新上项目142个,总投资3.6亿元,投资总额为历年之最。

社会事业。组织实施了16项市、县科技攻关项目,新成立的民营科技企业顺欣公司获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填补了本县轻工行业在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方面的空白。高考上高专线人数为2137人,上线率达88.6%,其中本科批上线人数1133人,增幅为58.68%。大田一中、五中、六中分别通过了省一级达标学校复评和省二级达标学校、省级示范初中验收。计划生育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出生率9.17‰,政策符合率94.56%,人口自然增长率4.45‰。室内竞技体育训练馆、“全民健身工程”、田径场改造工程相继竣工,首届农民运动会成功举办。县、乡、村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实施步伐加快。

54321”优势农业产业群。大田县着力规划建设特色产业突出、规模效益良好、辐射带动力强的“54321”优势农业产业群,即培植发展5万亩高山优质乌龙茶、4万亩无公害反季节蔬菜、300万只肉兔、20万亩竹林、10万亩木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2004年,共完成高山优质乌龙茶0.18万公顷、反季节蔬菜0.21万公顷、肉兔271万只、竹林1.34万公顷、木薯0.24万公顷,有力地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