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棠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凯棠乡位于凯里市的东北面,东与台江县的台盘、革一两乡相邻,北与黄平县的山凯乡隔清水江相望,南与三棵树镇的板溪片区接壤,西与旁海镇相连,地跨东经108°04ˊ——108°09ˊ,北纬26°42ˊ——26°45ˊ,东西宽8.2公里,南北长10.1公里,总面积为51.27平方公里,呈“椭圆”形状。

“凯棠”系片村名,原称凯塘,凯堂。后改写为今名,系苗语音译,意为集会场,昔日有名扬四方的节日鼓笙场得名,乡以此得名。驻地在凯棠村阳亚、阳报寨。乡政府所在地距凯里市区有42公里,全乡辖芦笙、火香、梅香、凯棠、大坪、凯哨、养小、白水、龙塘、新村、南江等11个行政村,114个村民小组,44个自然寨。全乡有3684户19298人,全乡99%以上人口是苗族。

凯棠乡东南部为白岩组成的弱岩溶低中山,其余地属于溶岩组成的弱溶龚状低山,其土壤四面属石灰土,中部是黄壤,色土、水稻土相间分布,以黄壤土为多。地势呈南北走向,而凯棠乡为贵州省一类贫困乡镇,经济基础脆弱,条件差。主要有干炸书、别单、报别炸、报别福、坡里康等山峰,以干炸书为最高,海拔1050米。最低点为大坪村清水江边,海拔532米。平均气温16℃左右,年降雨量为1130毫升,无霜期289天。2003年来实有耕地面积13095亩,其中田0935亩。人均耕地面积0.68亩。森林覆盖率为36%。境内水资源、矿产资源缺乏,主要矿产资源有重晶石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